1、數據流圖的定義
數據流圖(DFD)是結構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它以圖形的方式描繪數據在系統中流動和處理的過程,
因為它僅僅反映系統必須完畢的邏輯功能。所以它是一種功能模型。
在結構化開發方法中。數據流圖是需求分析階段產生的結果。 ----百度百科
2、數據流圖的用法
數據流圖採用分層的形式來描寫敘述系統數據流向,每一層次都代表了系統數據流向
的一個抽象水平,層次越高,數據流向越抽象。
高層次的DFD圖中處理能夠進一
步分解為低層次、更具體的DFD圖。
2.1數據流圖表示法(Gane-Sarson模型)
2.2數據流圖表示法中各圖形的定義
數據源點和數據匯點:指系統以外又與系統有聯系的人或事物。
用來表達該系統數據的外部來源和去向。
數據流:指處理功能的輸入或輸出。箭頭表示數據流向。
加工或處理:指對數據進行處理加工,使數據變換。
數據存儲:表示某種獨居保存后的邏輯統稱。一般為表結構。
2.3數據流圖的分層結構
2.4數據流圖實例
頂層數據流圖
第一層數據流圖
第二層數據流圖-1
第二層數據流圖-2
第二層數據流圖-3
第二層數據流圖-4
3、注意事項
3.1層次的划分遵守原則
(1)同一張圖上全部處理過程應該處於同一個抽象層次上。
(2)一個處理經過展開,一般以分解為4~10個處理為宜。
3.2正確性檢查
(1)數據守恆。或稱為輸入數據與輸出數據匹配
①處理有輸入就應該有輸出
②處理有輸出就肯定有輸入
③輸入的數據應該所有流出該處理或者要用於產生流出該處理的數據(排除無用數據)
④輸出的全部數據必須以前流入過該處理或者是由流入該處理的數據加工產生(保證必要數據)
(2)在一套數據流圖中的不論什么一個數據存儲。必然有流入的數據流和流出的數據流。
(3)父圖中的某一處理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必須出如今對應的子圖中。
3.3提高易讀性
(1)簡化處理間的關系(利用數據存儲)
例:
設P1,P2為處理,D1為數據存儲
P1->P2能夠改變為:P1->D1 D1->P2
(2)均勻分解
(3)適當的命名
3.4確定系統邊界
(1)排除純手工活動
(2)排除其它外部系統的活動
(3)和系統外的外部源點之間的接口通過數據流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