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 和B/S 作為兩種不同的系統登錄方式,各有優缺點,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就要對兩種架構有着明確的認識。下面就分別介紹這兩種結構的特點。
C/S 結構(Client/Server 的簡稱,客戶機/服務器模式)。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便已經得到了大量應用,最直接的原因是可視化開發工具的推廣。最初為兩層結構,隨着技術的進步及應用的需要,逐步的向三層結構發展。
C/S 結構的優點:
•1、響應速度快
C/S 結構是客戶端與數據庫直接相連,沒有中間環節,因此響應速度快。
•2、軟件設計個性化,可以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因為 C/S 結構有着自己的客戶端,在客戶端的設計上,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可以滿足客戶復雜的個性化需求。特別是在操作界面、報表工具等方面。
•3、事務處理能力強大
C/S 結構充分利用客戶端的硬件設施,將很多的數據處理工作在客戶端完成,故數據處理能力比較強大,對一些復雜的業務流程,也容易實現。
C/S 結構的缺點:
•1、分布能力差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有客戶端的安裝帶來的一系列個性化的方便的同時,也造成了在系統部署時,對每一個用戶都要安裝客戶端才能進行使用,如用戶數量龐大且分布廣泛的話,給部署帶來及大的不便。
• 2、維護成本高昂由於客戶端數量龐大,對系統的維護和升級都是很大的考驗。
• 3、跨平台使用難以實現
C/S 系統如需跨平台使用,必須重新開發在其系統平台下的客戶端才能使用。
B/S 結構
BS(Browser/Server):
瀏覽器----服務器結構,是目前應用系統的發展方向。BS是伴隨着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架構的改進,為了區別於傳統的C/S 模式,特意稱為B/S模式。在這種結構下,通過W3瀏覽器來進入工作界面,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形成三層(3-tier)結構。這樣使得客戶端電腦負荷大大簡化(因此被稱為瘦客戶端),減輕了系統維護、升級的支出成本,降低了用戶的總體成本(TCO)。
B/S 架構的優點:
•1、分布性廣,靈活方便
只要有瀏覽器並且能夠上網就能夠登錄服務器進行信息的處理、采集工作。不受客戶端的限制。
•2、維護簡單方便
只要在服務器端進行配置就可以完成部署。如需升級,也只要在服務器端進行維護,客戶端就自動登錄最新的系統。
缺點:
個性化特點明顯降低,無法實現具有個性化的功能要求。
在跨瀏覽器上,BS架構不盡如人意。
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需要花費巨大的設計成本。
功能弱化,難以實現傳統模式下的特殊功能要求
以上簡單的說了一下C/S和B/S兩種架構的運行的環境以及優缺點,其實最主要的是當我們接手一個項目的時候,這個項目適合哪一種架構,其實隨着經驗的積累遇到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知道適合哪一種,例如我的上家公司做無人機的明顯就是CS結構的,大部分的傳統互聯網行業,系統還是要求高效的大部分CS比較適合的,新興的互聯網行業很大一塊都是BS結構或者其它的。(本文只針對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