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蚤養殖方法


http://bbs.cnfis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11776&archive=1&extra=&page=1

養殖水蚤這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有點復雜。因為需要較多的背景知識,這里僅對已經做過養殖嘗試的魚友做一些提示,新人可以多看一些相關知識。

  最重要的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喂食環節,一個是換水環節

  關於喂食,一個是濃度,一個是顆粒大小。

這里特別提醒顆粒大小,雖然水蚤大量取食細菌,但,較大的顆粒極易產生放線菌和絲狀真菌,這些都是水蚤的殺手,造成水蚤大量死亡。

  換水的工藝或方法是另一個關鍵。水蚤不但有代謝物(糞便),最麻煩的是水蚤是甲殼類動物,它從出生到死亡需要脫殼幾次到幾十次不等,

在生長高峰期,每2天左右就會脫殼一次,這些殼大量的泛濫於水中,嚴重影響水蚤的濾食,造成死亡。(蘋果螺吃這些殼嗎?)

很多朋友經常發現早晨起來,底部會有一層的死水蚤,就是因為在無光的情況,水蚤的游泳動作趨向於停止,它們沉入水底,

大量的空殼及其他污物阻塞它們的濾器(濾器不止起濾食作用,也起呼氣作用),使它們死亡。在天然環境下,水底的構成非常復雜,

不但有各種藻類可以及時轉化水蚤的代謝物,同時也有大量的棲底動物(比如各種所謂的紅蟲),它們吞食各種有機質,所以,

天然水域,看似很臟的水,其實比我們養水蚤的水可能還“干凈”。

  在水蚤的密度很高以后,換水也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幾乎所有微小的低等動物,在它們的密度很高以后,都會分泌一些物質,

阻礙它們繼續生長、生產冬卵等類似的保護行為。但是,由於出生的水蚤也很微小,所以如何實現自動的、有效的換水,的確是一個關鍵點。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通常的飼養者大多采用“一錘子買賣”,即,不搞什么自動換水系統,等水壞了以后(產量大幅下降),就清塘(池)重來。

所以這里主要還是想告訴大家一些知識性的東西。

圖示是我的水蚤的一餐,里面沒有口徑大於50微米的顆粒。

 


  晚上可以架盞小燈,水蚤就不“沉底”了。

這個有效果。很多人誤以為是缺氧的原因,其實,水蚤對溶氧的要求是比較低的。網上以前有個養水蚤的帖子,講過弄盞燈的方法,

但他的說辭是“否則水蚤會懶得呼吸,沉底死亡”,事實上不是懶得呼吸,而是堵塞了濾器,沒法呼氣。

  這個要有地方才行啊,不然供不上吃啊。
多大地方都可以,一個小盆也可以。總的原則是同樣水面的水蚤可以養同樣水面的魚,其實,單從自然界食物鏈的循環也可以導出這個結論。
問題是,很多魚友喜歡養太多的苗,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按精養的標准,是會夠吃的,這個用計算的方法都可以計算出來。
不過,我一貫的觀點是,家庭養殖水蚤只對超級發燒友有意義。

培養輪蟲粉可以用來培養水蚤,已經水蚤的種類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199152&page=1

http://img.lanshou.cn/attachment/Mon_1202/9_26369_8cf3d532854059b.jpg?96

  關於水蚤,我還有個欠賬的帖子,借你的帖子,再做一些說明,以期對期望養水蚤的朋友有所幫助.

1、從你的圖片看,應該不是蜘蛛蟲(裸腹蚤),而是北京俗稱的倉蟲(隆線蚤),這幾類水蚤我都有在養,hz123在攝影板塊中有對蜘蛛蟲的拍攝。

裸腹蚤在15度左右以下就不繁殖了,而倉蟲則適應的溫度比較寬,冰下都有生存,北京定慧寺旁邊的金鈎河上,幾乎每天都有鑿冰撈倉蟲的。

倉蟲比蜘蛛蟲大,懷卵量也大很多。

2、家庭小規模養殖水蚤,關鍵的技術其實是一個工藝問題,也就是如何保持水質——因為水蚤也要代謝,同時處於正常生長期的水蚤,

平均2到3天就蛻皮1次,這些東西泛濫在水中不但惡化水質,同時也容易堵塞水蚤的濾器如果有你圖中的環境,由於有光照及微藻,

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平衡,或者將平衡期相對延長。事實上,規模養殖水蚤的,也經常采用水質惡化后(產量下降)推倒重來的簡單做法。

對於一般城市家庭,光照環境有限,必須自己設計某種工藝,使得能保持水質

3、水蚤也有一個品質問題,比如,已經證實,使用酵母為主飼養水蚤,水蚤會缺乏一些必要的營養成分。

謝謝山谷和hz123。

很普通很常見的看法,沒有觸及到本質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163568

冬天可以養倉蟲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326053

家庭養殖水蚤理論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181969&fpage=270

水蚤家庭養殖研究(二)——初見成效!
 從第一個水蚤養殖貼到現在一晃40天過去了,自己都有些吃驚,歲月的流逝真是無情!
到目前為止,雖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弄清楚,但已經可以有一些結論與大家分享。我知道很多朋友喜歡看水蚤爆發的那個樣子,
不過這個貼里我仍然沒有上圖,只是希望和一些確實有興趣的朋友做一些知識的交流,期間可能會有一些錯誤之處,
還希望了解的朋友給予指正,使這個貼能成為一個持久有用的知識貼,我自己也會在最后一個帖子(三)里對之前帖子里的錯誤
統一做一次更正。
 很多魚友可能會認為養水蚤沒什么意義,水坑、池塘里到處都是,的確,對多數魚友而言,養殖水蚤的確沒有什么意義,
即使從餌料的角度說,水蚤比普通飼料要好,但要養出好魚,是一個牽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僅舉其一,基本沒什么作用。
 我個人覺得,養殖水蚤應該僅對個人專業玩家有些用途,因為想養出好魚,必須面面俱到,從餌料的角度,很難找出
水蚤的替代物,你一年四季隨撈隨有,且是活體膠囊,我是想不出會有比這個更好的東西。
 當然,從養殖的角度講,養水蚤也不是就那么簡簡單單,否則,翻翻以前的帖子,也不會有那么多帖子說水蚤自己養不活。
養殖水蚤的確也沒有多難,主要是沒有下功夫,如果拿出養魚勁頭的一小部分,就能學會養水蚤!這是我這個帖子要說的第一個結論。
 其次,就是很多魚友存疑的一個問題:如果自己養殖出來的量很小,就沒有養殖的意義。這其實是一個科學和計算的問題,
我可以先證實一個結論,即你用單位面積養殖出來的水蚤可以跟供養不低於該面積的魚(或魚苗),當然你養魚的面積必須是精養的標准。
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交流,問題最好比較單一。

可以先回答一個一般魚友常見的問題,即:如何能使自己撈的水蚤多活些時間。
 首先可以比較明確的講,不大可能以你撈的水蚤做種蚤來養殖,因為它們在撈的時候基本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即使到家入水還是活的,但之后的幾天無論你多么精心照顧,都會陸續死去。所以第一要注意的是捕撈的方式,帶個水桶,
不要用網長時間撈,撈幾下就放桶里。水蚤對水的溶氧度要求不高,0.3mg/升以上就可以,遠低於魚的標准,而且由於其含血紅素,
其短期耐缺氧的能力是很強的。所以,第一要緊的就是盡量避免物理損傷。
其次,到家入水后,不要試圖喂東西養住它們,那樣只會死的更快(當然知道方法另說),你要做的就是盡量及時
抽出死的水蚤並最好能每天換換水。
 你做到上述2點,如果是沒有受傷的水蚤,它們活7天以上不會什么有問題,不過,在沒有進食的情況下,
水蚤的營養價值流失也會很快,所以,能存活3天已經足夠了。
 有些朋友在捕撈和存放期間還會用加冰的方式以進一步降低水蚤的代謝,包括使用泡沫箱保持恆溫,這些措施都有一些作用。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184824&ordertype=asc&ds=1&toread=1

水蚤家庭養殖研究(三)——插曲!本來(三)是作為終結篇的,不過,(三)的成篇要半年以后,中間還是做些補充,方便那些真的打算養養水蚤的人。先說明一下,如果敘述有和以前不一致的地方,統統以后來的帖子為准,因為我的認識也是在不斷提高的,另外,如果真打算養水蚤,(二)里的那個《動物志》是一定要 ..中國蘭壽網(中國蘭壽金魚網)


本來(三)是作為終結篇的,不過,(三)的成篇要半年以后,中間還是做些補充,方便那些真的打算養養水蚤的人。
先說明一下,如果敘述有和以前不一致的地方,統統以后來的帖子為准,因為我的認識也是在不斷提高的,另外,如果真打算養水蚤,
(二)里的那個《動物志》是一定要看的,那是國家組織的力量所做的研究,最具權威性,以后著作里的很多論述都引自那里。當然,
因為成書較早(77年),很多東西有新的變化和研究,還要參看其他的書籍。

養水蚤簡單的說就是2個問題:
1、水蚤吃什么
2、怎么避免水蚤死亡

水蚤最主要的食物就是細菌,而且不象一些原生動物,只吃某類細菌,水蚤吃幾乎所有能慮進去的細菌。其次,水蚤吃單細胞的藻類,
藻類與細菌往往可以伴生,因為藻類能分泌可溶性的有機質,可以被細菌取食。所以,可以單以細菌喂食水蚤,也可以用細菌+藻類。

水蚤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水中各種雜質泛濫,堵塞了水蚤的濾器,水蚤死亡,另一個是食物太少(細菌濃度過低,
低於每毫升100萬細胞單位),水蚤缺食而死或食物太多窒息而死(細菌濃度過高,高於每毫升1000萬細胞單位),需要說明的是,
這里的窒息而死和一般魚友理解的缺氧而死是不同的,在正常細菌濃度下,水蚤可以接受很低的溶氧量,個別種類的水蚤甚至可以在
無氧的條件下存活5小時之久,這一點在各種專著中講的都是很清楚的。
用細菌喂食比較簡單,這里的關鍵是細菌濃度的掌握,一般經驗的方法是用一個玻璃管(杯)對着光線觀察水體的渾濁度,高於
100萬/毫升即可觀察到有渾濁出現。作為對比,一般有機質豐富的濕泥,每克含細菌量可以高達1億到10億,放入適量的水中,
靜置20分鍾,看看它的渾濁度。喂食水蚤以每毫升500萬細菌單位左右比較適宜,這時食物豐富,再配合水溫,水蚤繁殖相當快。
用單細胞藻類也不錯,但如果不是用特定的微藻,而是一般的“綠水”,很難保證里面藍藻、甲藻不會成為優勢種群,如是,其中的
很多種類都可以在有機質豐富的情況下,一夜間形成水華,釋放大量毒素,毒死幾乎所有水蚤。
避免水體雜質泛濫的主要方法,就是盡量保持水體“潔凈”。使用單獨的容器培養細菌,喂食時,將含有細菌的水用很細的布過濾,
這樣,水體底部除了水蚤退掉的殼以外,沒有別的東西,那些殼具有一定的粘性,一般不會泛起。切忌往水里投喂各種有機食物
(比如豆漿,我之前就這樣做,是錯誤的,不但會雜質泛濫,水里還會滋生有害的真菌)。同時,如有綠苔發生,也要及時清除,
青苔容易對水蚤形成“天羅地網”。
一些藻類如小球藻(水蚤最適宜的藻類之一)在無光的情況下,也能異樣生長,但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可用氣頭做類似充氧
的動作或放一些紅糖進去作為碳源。
為達到水體平衡,可以用一個水妖精以豐富水中細菌的種群,並在水中放一些無根的水草,比如常見的金魚草。在有氧的情況下,
任何有機質最終會被細菌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水草可以吸收掉無機鹽。
由此就不難得出家庭養水蚤的簡單的方法:
1、取一個任意大小的容器,依你准備飼養水蚤的數量而定;
2、用另外一個容器培養細菌,可以將雞蛋殼、淘米水、刷鍋水、煮肉燙等有機廢物酌情倒入其中,以不出現臭味為准(相當於一個發酵池,
在氧氣充分的情況下,一般不會發臭)。在初期放入一些市售的可靠的有益菌群最佳。
3、酌情放入培養的菌液,放入前一定要過濾。喂食量可跟據水蚤的食量估算:一個水蚤一般一天平均慮食2到7萬個細菌,大型水蚤
可以慮食30萬個。每毫升水體理想密度可以飼養2到4個水蚤。
4、如准備長期飼養,可放入一個水妖精及適量水草。
5、溫度低時,可使用加熱棒。
以上這些做好了,養好水蚤應該是很“容易”的了,不過,這些是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反復實踐,並看了不下20本書籍的結果,
我現在很有信心養好任何一種水生動物,而如果你沒有去理解透這些簡單東西背后的東西,換一樣別的,恐怕就不敢說很容易養了。
上圖是我另一個實驗環境,一個小魚缸,完全沒有陽光的,里面的水蚤是很少幾個水蚤在不長的時間里繁殖出來的,如果你會培養
光合細菌或其他的有益菌,那是最好的了,水蚤都不用清洗,直接舀來到魚缸里,魚不但能吃美味,那些水對魚也是大大的好

 

 

    我這個“研究”的定位很清楚,只是服務於小規模專業的個人玩家,普通魚友飼養水蚤沒有意義,

合成飼料作為金魚的主要餌料這一局面和趨勢是不容置疑的。

    雖然我自己還沒有實證,但很可能的一個壞消息是:小環境飼養出來的水蚤其營養成分很可能不如

天然環境下長大的水蚤。當然,如果你用特定的菌群和藻類另說,可這都已經不是普通魚友能玩的了。

使用水草泥培養水蚤

http://bbs.tropica.cn/thread-1469415-1-1.html

有些說的對,有些說的不對

臟水里有水蚤不能說明水蚤就喜歡臟水,只能說明水蚤的適應能力強;

 

有些疑問:

1.是否要水妖精,

優點:

  增加氧氣,水蚤雖然不需要大量的氧氣,但是細菌是很耗癢的(也可以用小風扇替代),去除水中的氨,

缺點:

  水蚤喜歡靜止不動的水,水流過大造成缸底雜質飄起,大的雜質堵塞水蚤濾器,導致死亡(可以把管子延長到水面減少水流),

2.是否要水蚤泥

優點:

  有利於培養有益細菌,有利於水草生長

缺點:

  Fe+3的引入是否會對水蚤有影響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