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蚤养殖方法


http://bbs.cnfis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11776&archive=1&extra=&page=1

养殖水蚤这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有点复杂。因为需要较多的背景知识,这里仅对已经做过养殖尝试的鱼友做一些提示,新人可以多看一些相关知识。

  最重要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喂食环节,一个是换水环节

  关于喂食,一个是浓度,一个是颗粒大小。

这里特别提醒颗粒大小,虽然水蚤大量取食细菌,但,较大的颗粒极易产生放线菌和丝状真菌,这些都是水蚤的杀手,造成水蚤大量死亡。

  换水的工艺或方法是另一个关键。水蚤不但有代谢物(粪便),最麻烦的是水蚤是甲壳类动物,它从出生到死亡需要脱壳几次到几十次不等,

在生长高峰期,每2天左右就会脱壳一次,这些壳大量的泛滥于水中,严重影响水蚤的滤食,造成死亡。(苹果螺吃这些壳吗?)

很多朋友经常发现早晨起来,底部会有一层的死水蚤,就是因为在无光的情况,水蚤的游泳动作趋向于停止,它们沉入水底,

大量的空壳及其他污物阻塞它们的滤器(滤器不止起滤食作用,也起呼气作用),使它们死亡。在天然环境下,水底的构成非常复杂,

不但有各种藻类可以及时转化水蚤的代谢物,同时也有大量的栖底动物(比如各种所谓的红虫),它们吞食各种有机质,所以,

天然水域,看似很脏的水,其实比我们养水蚤的水可能还“干净”。

  在水蚤的密度很高以后,换水也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微小的低等动物,在它们的密度很高以后,都会分泌一些物质,

阻碍它们继续生长、生产冬卵等类似的保护行为。但是,由于出生的水蚤也很微小,所以如何实现自动的、有效的换水,的确是一个关键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常的饲养者大多采用“一锤子买卖”,即,不搞什么自动换水系统,等水坏了以后(产量大幅下降),就清塘(池)重来。

所以这里主要还是想告诉大家一些知识性的东西。

图示是我的水蚤的一餐,里面没有口径大于50微米的颗粒。

 


  晚上可以架盏小灯,水蚤就不“沉底”了。

这个有效果。很多人误以为是缺氧的原因,其实,水蚤对溶氧的要求是比较低的。网上以前有个养水蚤的帖子,讲过弄盏灯的方法,

但他的说辞是“否则水蚤会懒得呼吸,沉底死亡”,事实上不是懒得呼吸,而是堵塞了滤器,没法呼气。

  这个要有地方才行啊,不然供不上吃啊。
多大地方都可以,一个小盆也可以。总的原则是同样水面的水蚤可以养同样水面的鱼,其实,单从自然界食物链的循环也可以导出这个结论。
问题是,很多鱼友喜欢养太多的苗,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按精养的标准,是会够吃的,这个用计算的方法都可以计算出来。
不过,我一贯的观点是,家庭养殖水蚤只对超级发烧友有意义。

培养轮虫粉可以用来培养水蚤,已经水蚤的种类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199152&page=1

http://img.lanshou.cn/attachment/Mon_1202/9_26369_8cf3d532854059b.jpg?96

  关于水蚤,我还有个欠账的帖子,借你的帖子,再做一些说明,以期对期望养水蚤的朋友有所帮助.

1、从你的图片看,应该不是蜘蛛虫(裸腹蚤),而是北京俗称的仓虫(隆线蚤),这几类水蚤我都有在养,hz123在摄影板块中有对蜘蛛虫的拍摄。

裸腹蚤在15度左右以下就不繁殖了,而仓虫则适应的温度比较宽,冰下都有生存,北京定慧寺旁边的金钩河上,几乎每天都有凿冰捞仓虫的。

仓虫比蜘蛛虫大,怀卵量也大很多。

2、家庭小规模养殖水蚤,关键的技术其实是一个工艺问题,也就是如何保持水质——因为水蚤也要代谢,同时处于正常生长期的水蚤,

平均2到3天就蜕皮1次,这些东西泛滥在水中不但恶化水质,同时也容易堵塞水蚤的滤器如果有你图中的环境,由于有光照及微藻,

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或者将平衡期相对延长。事实上,规模养殖水蚤的,也经常采用水质恶化后(产量下降)推倒重来的简单做法。

对于一般城市家庭,光照环境有限,必须自己设计某种工艺,使得能保持水质

3、水蚤也有一个品质问题,比如,已经证实,使用酵母为主饲养水蚤,水蚤会缺乏一些必要的营养成分。

谢谢山谷和hz123。

很普通很常见的看法,没有触及到本质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163568

冬天可以养仓虫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326053

家庭养殖水蚤理论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181969&fpage=270

水蚤家庭养殖研究(二)——初见成效!
 从第一个水蚤养殖贴到现在一晃40天过去了,自己都有些吃惊,岁月的流逝真是无情!
到目前为止,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弄清楚,但已经可以有一些结论与大家分享。我知道很多朋友喜欢看水蚤爆发的那个样子,
不过这个贴里我仍然没有上图,只是希望和一些确实有兴趣的朋友做一些知识的交流,期间可能会有一些错误之处,
还希望了解的朋友给予指正,使这个贴能成为一个持久有用的知识贴,我自己也会在最后一个帖子(三)里对之前帖子里的错误
统一做一次更正。
 很多鱼友可能会认为养水蚤没什么意义,水坑、池塘里到处都是,的确,对多数鱼友而言,养殖水蚤的确没有什么意义,
即使从饵料的角度说,水蚤比普通饲料要好,但要养出好鱼,是一个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仅举其一,基本没什么作用。
 我个人觉得,养殖水蚤应该仅对个人专业玩家有些用途,因为想养出好鱼,必须面面俱到,从饵料的角度,很难找出
水蚤的替代物,你一年四季随捞随有,且是活体胶囊,我是想不出会有比这个更好的东西。
 当然,从养殖的角度讲,养水蚤也不是就那么简简单单,否则,翻翻以前的帖子,也不会有那么多帖子说水蚤自己养不活。
养殖水蚤的确也没有多难,主要是没有下功夫,如果拿出养鱼劲头的一小部分,就能学会养水蚤!这是我这个帖子要说的第一个结论。
 其次,就是很多鱼友存疑的一个问题:如果自己养殖出来的量很小,就没有养殖的意义。这其实是一个科学和计算的问题,
我可以先证实一个结论,即你用单位面积养殖出来的水蚤可以跟供养不低于该面积的鱼(或鱼苗),当然你养鱼的面积必须是精养的标准。
下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交流,问题最好比较单一。

可以先回答一个一般鱼友常见的问题,即:如何能使自己捞的水蚤多活些时间。
 首先可以比较明确的讲,不大可能以你捞的水蚤做种蚤来养殖,因为它们在捞的时候基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即使到家入水还是活的,但之后的几天无论你多么精心照顾,都会陆续死去。所以第一要注意的是捕捞的方式,带个水桶,
不要用网长时间捞,捞几下就放桶里。水蚤对水的溶氧度要求不高,0.3mg/升以上就可以,远低于鱼的标准,而且由于其含血红素,
其短期耐缺氧的能力是很强的。所以,第一要紧的就是尽量避免物理损伤。
其次,到家入水后,不要试图喂东西养住它们,那样只会死的更快(当然知道方法另说),你要做的就是尽量及时
抽出死的水蚤并最好能每天换换水。
 你做到上述2点,如果是没有受伤的水蚤,它们活7天以上不会什么有问题,不过,在没有进食的情况下,
水蚤的营养价值流失也会很快,所以,能存活3天已经足够了。
 有些朋友在捕捞和存放期间还会用加冰的方式以进一步降低水蚤的代谢,包括使用泡沫箱保持恒温,这些措施都有一些作用。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184824&ordertype=asc&ds=1&toread=1

水蚤家庭养殖研究(三)——插曲!本来(三)是作为终结篇的,不过,(三)的成篇要半年以后,中间还是做些补充,方便那些真的打算养养水蚤的人。先说明一下,如果叙述有和以前不一致的地方,统统以后来的帖子为准,因为我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另外,如果真打算养水蚤,(二)里的那个《动物志》是一定要 ..中国兰寿网(中国兰寿金鱼网)


本来(三)是作为终结篇的,不过,(三)的成篇要半年以后,中间还是做些补充,方便那些真的打算养养水蚤的人。
先说明一下,如果叙述有和以前不一致的地方,统统以后来的帖子为准,因为我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另外,如果真打算养水蚤,
(二)里的那个《动物志》是一定要看的,那是国家组织的力量所做的研究,最具权威性,以后著作里的很多论述都引自那里。当然,
因为成书较早(77年),很多东西有新的变化和研究,还要参看其他的书籍。

养水蚤简单的说就是2个问题:
1、水蚤吃什么
2、怎么避免水蚤死亡

水蚤最主要的食物就是细菌,而且不象一些原生动物,只吃某类细菌,水蚤吃几乎所有能虑进去的细菌。其次,水蚤吃单细胞的藻类,
藻类与细菌往往可以伴生,因为藻类能分泌可溶性的有机质,可以被细菌取食。所以,可以单以细菌喂食水蚤,也可以用细菌+藻类。

水蚤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水中各种杂质泛滥,堵塞了水蚤的滤器,水蚤死亡,另一个是食物太少(细菌浓度过低,
低于每毫升100万细胞单位),水蚤缺食而死或食物太多窒息而死(细菌浓度过高,高于每毫升1000万细胞单位),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窒息而死和一般鱼友理解的缺氧而死是不同的,在正常细菌浓度下,水蚤可以接受很低的溶氧量,个别种类的水蚤甚至可以在
无氧的条件下存活5小时之久,这一点在各种专著中讲的都是很清楚的。
用细菌喂食比较简单,这里的关键是细菌浓度的掌握,一般经验的方法是用一个玻璃管(杯)对着光线观察水体的浑浊度,高于
100万/毫升即可观察到有浑浊出现。作为对比,一般有机质丰富的湿泥,每克含细菌量可以高达1亿到10亿,放入适量的水中,
静置20分钟,看看它的浑浊度。喂食水蚤以每毫升500万细菌单位左右比较适宜,这时食物丰富,再配合水温,水蚤繁殖相当快。
用单细胞藻类也不错,但如果不是用特定的微藻,而是一般的“绿水”,很难保证里面蓝藻、甲藻不会成为优势种群,如是,其中的
很多种类都可以在有机质丰富的情况下,一夜间形成水华,释放大量毒素,毒死几乎所有水蚤。
避免水体杂质泛滥的主要方法,就是尽量保持水体“洁净”。使用单独的容器培养细菌,喂食时,将含有细菌的水用很细的布过滤,
这样,水体底部除了水蚤退掉的壳以外,没有别的东西,那些壳具有一定的粘性,一般不会泛起。切忌往水里投喂各种有机食物
(比如豆浆,我之前就这样做,是错误的,不但会杂质泛滥,水里还会滋生有害的真菌)。同时,如有绿苔发生,也要及时清除,
青苔容易对水蚤形成“天罗地网”。
一些藻类如小球藻(水蚤最适宜的藻类之一)在无光的情况下,也能异样生长,但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可用气头做类似充氧
的动作或放一些红糖进去作为碳源。
为达到水体平衡,可以用一个水妖精以丰富水中细菌的种群,并在水中放一些无根的水草,比如常见的金鱼草。在有氧的情况下,
任何有机质最终会被细菌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水草可以吸收掉无机盐。
由此就不难得出家庭养水蚤的简单的方法:
1、取一个任意大小的容器,依你准备饲养水蚤的数量而定;
2、用另外一个容器培养细菌,可以将鸡蛋壳、淘米水、刷锅水、煮肉烫等有机废物酌情倒入其中,以不出现臭味为准(相当于一个发酵池,
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发臭)。在初期放入一些市售的可靠的有益菌群最佳。
3、酌情放入培养的菌液,放入前一定要过滤。喂食量可跟据水蚤的食量估算:一个水蚤一般一天平均虑食2到7万个细菌,大型水蚤
可以虑食30万个。每毫升水体理想密度可以饲养2到4个水蚤。
4、如准备长期饲养,可放入一个水妖精及适量水草。
5、温度低时,可使用加热棒。
以上这些做好了,养好水蚤应该是很“容易”的了,不过,这些是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反复实践,并看了不下20本书籍的结果,
我现在很有信心养好任何一种水生动物,而如果你没有去理解透这些简单东西背后的东西,换一样别的,恐怕就不敢说很容易养了。
上图是我另一个实验环境,一个小鱼缸,完全没有阳光的,里面的水蚤是很少几个水蚤在不长的时间里繁殖出来的,如果你会培养
光合细菌或其他的有益菌,那是最好的了,水蚤都不用清洗,直接舀来到鱼缸里,鱼不但能吃美味,那些水对鱼也是大大的好

 

 

    我这个“研究”的定位很清楚,只是服务于小规模专业的个人玩家,普通鱼友饲养水蚤没有意义,

合成饲料作为金鱼的主要饵料这一局面和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虽然我自己还没有实证,但很可能的一个坏消息是:小环境饲养出来的水蚤其营养成分很可能不如

天然环境下长大的水蚤。当然,如果你用特定的菌群和藻类另说,可这都已经不是普通鱼友能玩的了。

使用水草泥培养水蚤

http://bbs.tropica.cn/thread-1469415-1-1.html

有些说的对,有些说的不对

脏水里有水蚤不能说明水蚤就喜欢脏水,只能说明水蚤的适应能力强;

 

有些疑问:

1.是否要水妖精,

优点:

  增加氧气,水蚤虽然不需要大量的氧气,但是细菌是很耗痒的(也可以用小风扇替代),去除水中的氨,

缺点:

  水蚤喜欢静止不动的水,水流过大造成缸底杂质飘起,大的杂质堵塞水蚤滤器,导致死亡(可以把管子延长到水面减少水流),

2.是否要水蚤泥

优点:

  有利于培养有益细菌,有利于水草生长

缺点:

  Fe+3的引入是否会对水蚤有影响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