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i linux下的常用bash命令


虛擬機版本默認用戶root 密碼toor

ls:顯示當前目錄包含的文件及文件夾

ls -l:以常規格式顯示當前目錄包含的文件及文件夾(開頭字母解釋:d:目錄 -:文件 c:設備文件 l:鏈接 b:塊設備,如硬盤分區)

ls -a:顯示隱藏文件(以.開頭)

ls-lh:以適合閱讀的常規格式顯示當前目錄包含的文件及文件夾

ls -lh --sort=size:按照文件大小排序(=time:時間)

cd /media:進入media目錄(.:當前目錄 ..:上級目錄  直接使用cd進入用戶主目錄~#)

pwd:查看當前工作目錄

cat,more,less:查看文件的內容

tail:查看文件的后10行(tail -20:后20行)

watch -n 2 tail [文件路徑]:每隔2秒查看一下文件的后10行

rm [文件名]:刪除文件    rm [目錄] -r:刪除目錄

cp [文件名] [新文件名]:復制文件並重命名    cp [目錄路徑] [新目錄名] -r:復制並重命名目錄

top:監視系統性能 (按k出現kill [PID]:關閉進程)

ps -ef,ps eux:查看進程詳細信息

grap [ss] [文件路徑]:顯示文件中帶ss字符的行

ifconfig:查看網絡配置信息(ip等)

ifconfig eth0 down/up:關閉/啟動eth0網卡

macchanger -m 00:11:11:11:11:11 eth0:改變eth0網卡的mac(重啟后恢復默認mac)

netstate -pantu:查看網絡連接信息

netstat -pantu | egrep -v '0.0.0.0|:::|and|Address'|awk '{print $5}'|cut -d':' -f 1|sort| uniq > ip
/*
egrep是grep的升級版 -v表示排除
awk '{print $5}輸出第五列
cut -d':' -f 1 以:分隔並輸出第一部分
sort:排序
uniq:相同的只輸出一個
>:寫入文件
>>:寫入文件且不覆蓋,接着寫
*/

mount:查看掛載信息 主要用於掛載iso鏡像:mount -o loop kali.iso /media/cdrom將kali.iso掛載到cdrom目錄下

dmesg:查看/var/log/messages文件

find:查找文件或文件夾 -name/iname:后面接目標名

whereis:數據庫中查找,查找結果不完整,一般使用前先updatedb更新數據庫

whereis -b nmap:查找二進制文件,名字是nmap

echo:后面接要輸出的內容,打印到控制台

vi:vim的簡稱,一個非常復雜的命令模式下的文件編輯器,直接在vi后加要編輯的文件名,基本用法:輸入 :后輸入命令,set nu可以顯示行號,:wq保存並退出,i 插入狀態,a添加狀態,可以編輯文本,通過方向鍵移動光標修改內容,修改后按esc退出到命令模式,可以繼續輸入:wq!實現強制保存退出;按兩次d可以刪除指定的行,o在光標指定下方插入一行,y復制一行,p粘貼。

管道符: | 后面可以添加執行前面命令的條件  &按順序執行兩個相連的命令   && 前面執行成功才執行后面命令    || 前面執行不成功才執行后面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