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
1.內存儲器:容量小、價格高、斷電以后數據丟失,但讀取速度快。ROM和RAM
外存儲器:容量大、價格低,斷電以后數據不會丟失,如:硬盤、光盤、U盤、閃存卡、網盤
cpu可以直接訪問內存 ,外存的數據要先存入內存才能被cpu讀取
2.內存儲器分為 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
RAM和ROM和Cache的區別
RAM就是通常說的內存條,插在主板上;ROM通常固化在主板上的某些基礎功能芯片上
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表示既可以從中讀取數據,也可以寫入數據。當機器電源關閉時,存於其中的數據就會丟失。我們通常購買或升級的內存條就是用作電腦的內存,內存條(SIMM)就是將RAM集成塊集中在一起的一小塊電路板,它插在計算機中的內存插槽上,以減少RAM集成塊占用的空間。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內存條有4M/條、8M/條、16M/條等。
ROM表示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表示只可以讀取數據,一般不能寫入,,在制造ROM的時候,信息(程序或數據)就被存入並永久保存,即使斷電,信息也不會丟失ROM一般用於存放計算機的基本程序和數據,如BIOS ROM。其物理外形一般是雙列直插式(DIP)的集成塊。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是位於cpu和內存之間的存儲器,是一個讀寫速度比內存更快的存儲器,當cpu向內存中讀取或寫入數據的時候買這些數據也會存入Cache中,當cup再需要這些數據的時候,就會直接去Cache中讀取,而不是內存中,當然,若需要的數據在Cache中沒有,cpu會再去內存中讀取
內存和硬盤的區別:CPU可以直接訪問內存,不能直接訪問硬盤,硬盤里的數據需要存儲到內存中才能被CPU讀取。
內存與cpu的運算速度有關,硬盤是存儲數據的,只是讀寫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