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簡單介紹了solr在windows的部署,今天我們來下如何新建一個自己core。
1,core理解
如果把solr理解為個數據庫的話,那么core可以理解為數據庫中的一張表,其實就是數據集合
在寫本片文章之前看到網上很多教程都說需要找到solr.xml來配置core的信息,特此說明,那些都是老版本中的solr需要,新版本的solr中不需要配置solr.xml。
在老版本Solr中,core必須按順序定義在solr.xml配置文件中,這樣Solr才能發現它們,不過現在Solr支持自動發現core,core不再需要顯式明確的在solr.xml中定義,替而代之的是,使用core.properties屬性文件來指定一些core屬性,如:索引目錄,配置文件,core名稱以及其他可選項。Solr會自動在solr安裝目錄下發現core.properties文件(或者是solr_home目錄下),core.properties配置文件中定義的參數是用來創建core的。
name:core的名稱
config:用戶執行solrconfig.xml的配置文件名稱
schema:即用來配置你的schema.xml配置文件的文件名的,schema.xml配置文件必須存放在當前core目錄下的conf目錄下
dataDir:指定用於存放lucene索引和log日志文件的目錄路徑,該路徑是相對於core根目錄(在單core模式下,就直接是相對於solr_home了),默認值是當前core目錄下的data
Solr在啟動部署的時候,首先會加載core.properties配置文件,通過core.properties配置來自動發現core,然后根據里面配置的config和schema來加載solrconfig.xml和schema.xml這兩個核心配置文件.注意core.properties只是一些core名稱、核心配置文件,data數據目錄等等這些參數的定義,加載core.properties配置文件時,core並沒有開始創建。solrconfig.xml才是關鍵,里面涉及到solr依賴的lucene版本號,solr依賴的擴展jar包加載地址、lucene索引創建相關參數(比如DirectoryFactory),過濾器緩存,查詢結果集緩存,document緩存等等配置。
(部分文章摘抄自嘿↗你的益達的文章)
2,core的添加
下面看點干活吧
首先進入到solrhome文件夾(D:\solr-home),創建一個文件夾用於存放core。(例如:core_demo)
然后進入到solr-6.6.0\server\solr\configsets\sample_techproducts_configs路徑下,將conf文件夾拷貝到剛剛創建core_demo文件夾中
啟動tomcat運行solr,瀏覽器中輸入http://127.0.0.1:8080/solr/index.html,點擊左側的coreAdmin -> Add Core
在name和instanceDire下都輸入剛剛創建的名稱: core_demo,其余值默認即可,點擊Add Core即可創建成功
最后刷新瀏覽器就可以看到剛剛創建的core了
最后回到D:\solr-home\core_demo目錄下,即可看到多出了data文件夾和core.properties文件,data目錄用來存放索引文件,core.properties文件上面的篇幅中已經詳細介紹過了,它用來存放core的配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