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評估報告如何寫


項目評估是指在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由第三方(國家、銀行或有關機構)根據國家頒布的政策、法規、方法、參數和條例等,從項目(或企業)、國民經濟、社會的角度出發,對擬建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條件、生產條件、產品市場需求、工程技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分析和論證,進而判斷其是否可行的一個評估過程。

 

項目評估工作的主要內容

 

1)項目與企業概況的評估。

 

2)項目建設必要性的評估。評估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行業規划和地區規划,是否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是否符合企業的發展要求。

 

3)項目市場需求分析。主要分析項目所產出的產品或服務的市場現狀及產品服務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等。

 

4)項目生產規模的確定。在必要性評估與市場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分析廠址情況、資金籌措能力、技術管理水平和最佳生產規模。

 

5)項目建設生產條件評估。綜合項目的具體情況(如規模經濟等),主要評估項目的建設條件能否滿足正常實施的需要,生產條件能否滿足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

 

6)項目工程與技術評估。主要評估工程項目設計的合理性、經濟性和安全性。

 

7)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是分析與評價項目對環境影響和生態平衡的影響程度及種類,審查項目有關環境保護的方案、措施的可行性及環保投資費用的保證程度以及經濟合理性。

 

8)投資估算資金籌措。投資估算與資金評估主要估算項目總投資額(包括建設投資、流動資金投資與建設期利息等),並制定相應的資金籌措方案和資金使用計划。

 

9)財務效益分析。基本數據的選定是否可靠,主要財務效益指標的計算及參數選取是否正確;推薦的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案”。

 

10)國民經濟效益評價。在財務經濟效益評估的基礎上,重點對費用和效益的范圍及其數值的調整是否正確進行核查。

 

11)社會效益評估。對促進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改善生產力布局,增加出口替代能力,帶來的經濟利益和勞動就業效果,提高國家、部門或地方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效益和影響等進行評估。

 

12)項目風險評估。主要包括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項目主要風險因素及其敏感度和概率分析,項目風險的預防措施及處置方案。

 

13)項目總評估。在上述基礎上,得出項目評估的結論,並提出相應的問題和建議。在現實評估中,可以根據項目的性質、規模、類別等對上述內容加以調整。

 

項目評估的程序

 

(1)明確評估對象、制定評估計划。明確評估對象,即要確定具體的評估項目,並根據其特點、性質,確定在評估中需要着重解決的問題。制定計划是開展項目評估的准備階段。項目評估部門在收到可行性研究報告后,就要組織評估小組,明確人員分工,確定項目負責人,並根據項目性質、特點、評估內容和時間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划。

 

(2)現場調查和搜集資料。現場調查和搜集資料是項目評估的重要工作階段。它主要是搜集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數據資料和對一些重要的數據資料進行重新搜集。當然,現場調查和資料的搜集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在搜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數據資料的可靠性、准確性。

 

(3)審查分析。審查分析是對擬建項目的評估向廣度、深度發展的工作階段。進行審查分析,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 審查目的必要性。從宏觀上審查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審查項目是否屬於重復建設、盲目發展等。

 

  • 審查擬建項目的規模和生產條件

 

  • 審查項目的設計方案和建設條件。主要是對工藝、設備選擇、建築地點、施工條件和投資來源進行審查,弄清項目建設條件是否落實,在技術上是否先進可行。

 

  • 審查財務效益、國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各項效益指標進行逐項落實和計算。

 (4)編寫評估報告。編寫評估報告是對擬建項目在完成上述各方面審查的基礎上,根據調查研究和審查分析的結果,提出決策建議的綜合性文件。

 

項目評估報告大綱

  • 項目概況

  1)項目的基本情況

  2)綜合評估結論。提出是否批准或可否貸款的結論性意見

  • 詳細評估意見
  • 總結和建議

  1)存在或遺漏的重大問題

  2)潛在的風險

  3)建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