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過程 第4章 瀑布模型應用實例


1.Infosys 過程模型如下圖所示:P82
 
包括需求規范、高層設計、詳細設計、構建、單元測試、集成測試計划、集成測試、系統測試計划、系統測試、文檔化、驗收測試、安裝和維護支持。
 
 
2.需求階段主要兩個方面:問題分析和產品描述。需求分析活動可細分為需求准備、收集和分析3個步驟。產品描述活動也可以細分成規格說明書的准備、評審和客戶的最后認可3個步驟。P83
 
3.需求規范主要參與人員:系統分析團隊、評審團隊和客戶,主要輸出是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和驗收測試標准,結束條件是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和驗收標注被用戶簽字認可。
 
4.需求規范階段的主要活動。P83~P84
 
  • 需求分析的准備工作
  • 收集需求
  • 分析需求
  • 制備軟件需求說明文檔
  • 制備驗收標准
  • 評審需求說明和驗收標准
  • 獲得用戶認可,結束需求階段
 
5.需求分析的准備工作、收集需求、分析需求、撰寫需求說明書。P84~P87
 
6.高層設計是從計算機實現的角度剔除滿足用戶解決方案的過程。包括兩個方面:應用系統的功能結構和數據庫設計。P88
 
7.高層設計階段的主要參與人員:系統設計團隊、評審團隊和客戶。 主要輸入是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文檔。 輸出是高層設計得各種文檔。 結束條件是高層設計文檔已經通過評審並授權許可。 度量數據主要為高層設計工作量、高層設計缺陷、評審工作量和返工工作量。
 
8.高層設計階段的主要活動序列。P88
 
  • 定義相關標准(編碼、文檔、用戶接口等)
  • 確定/設計操作環境的詳細資料
  • 進行模塊設計
  • 開發物理數據庫設計
 
9.詳細設計是將高層階段的子系統和模塊的規格說明落實到部件或模塊。重要活動包括識別、表示通用過程或程序(如數據確認程序),形成合力的程序框架。P89
 
10.詳細設計主要參與人員 :設計團隊成員。 主要輸入:高層設計文檔。 輸出是各部件的規格說明和單元測試計划。 結束條件是各部件的規格說明和單元測試計划通過評審並授權許可。 度量數據為詳細設計工作量、單元測試計划缺陷數、程序框架缺陷數、評審工作量和返工工作量。
 
11.詳細設計主要活動序列。P89
 
  • 拆分模塊為一些列部件
  • 開發數據遷移程序
  • 設計/開發程序框架
  • 開發實用工具
  • 進行部件設計
  • 計划單元測試
 
12.構建(編碼)與單元測試,詳細設計將被轉化為用某一種語言實現的程序。在這一階段將產生遵循一定編碼標准的源代碼、可執行程序和數據庫。P90
 
13.構建(編碼)與單元測試階段主要參與者:項目團隊成員和SQA 人員。 主要輸入為:物理數據庫設計文檔、項目標准、部件規格說明、單元測試計划、程序框架說明、實用程序、工具及其相關文檔。 主要輸出:測試數據、源代碼、可執行程序、代碼評審報告/評審記錄、獨立單元測試報告/評審記錄。 結束條件:單元測試計划中的所有測試用例都已經被成功執行。 度量數據:主要集中在構建測試用例和執行單元測試的工作量、代碼評審缺陷數、獨立單元測試缺陷數、評審和返工工作量。
 
14.構建(編碼)與單元測試階段主要活動序列。P91
 
  • 建立測試數據庫
  • 生產代碼
  • 實施獨立的單元測試
 
15.集成測試計划與實施,在此期間,測試發現的缺陷一般都與接口有關。集成計划描述了集成的順序、軟件開銷(包括樁程序與驅動程序)、測試環境和所需資源。P91
 
16.集成測試計划與實施階段主要參與者:測試團隊成員。 主要輸入:已經評審通過並認可的高層設計文檔。 主要輸出:高層設計文檔和通過單元測試的模塊或部件。 主要輸出:集成計划。 結束標志:集成計划或集成測試計划已經評審通過且被認可。
 
17.集成測試計划與實施主要活動序列。P9
 
  • 識別環境需求
  • 確定集成過程
  • 開發集成測試計划
 
18.系統測試計划與實施,根據軟件規格書名數確認軟件產品的活動。這一階段的目標是發現那些只有通過測試整個系統才能發現的缺陷。P93
 
1 9.系統測試計划與實施主要參與者:測試團隊成員。 主要輸入:需求規格說明書、系統測試報告和測試結果。 主要輸出:需求規格所明書文檔和高層設計文檔。 結束標志:系統測試報告已經被評審通過且認可。
 
20.系統測試計划與實施的步驟序列。P93
 
  • 定義環境需求
  • 定義系統測試規程
  • 開發測試用例
 
21.驗收測試與安裝是指將軟件產品集成到用戶的操作環境,在接近於真實環境下或在真實環境下測試系統,以確保軟件產品達到了用戶的要求。包括用戶驗收軟件系統和在客戶環境下安裝軟件產品。
 
22.驗收測試與安裝主要參與者:安裝團隊、客戶、項目負責人。 主要輸入:被測試的軟件和驗收標准文檔。 主要輸出:在用戶的真實環境下,軟件安裝完成。 結束標志:客戶在驗收文檔上簽字。 度量數據:本階段投入的工作量、發現的缺陷數量。
 
23.驗收測試與安裝階段的主要活動。P94
 
  • 執行驗收
  • 執行安裝
  • 組織客戶培訓
 
24.維護支持階段是指應用系統從安裝到用戶環境到穩定運行這段時間。 主要參與者:安裝團隊。 主要輸入:應用系統安裝報告、用戶使用文檔和驗收測試與安裝期間出現的軟件問題報告。 主要輸出:用戶簽收認可的文檔和維護支持報告。 結束條件:合同規定的保證支持期已滿足,用戶在項目完成報告上簽字。P95~P96
 
25.文檔編制,文檔分為兩類,一類是用於開發、修改和歷史存檔的內部文檔。另一類文檔是外部文檔,該文檔主要是指提供給用戶的產品操作手冊、培訓資料和其他用戶所需文檔。
 
26.文檔編制階段主要活動。P96
 
  • 准備用戶手冊
  • 准備操作手冊
  • 准備護具轉換手冊
  • 准備在線幫助
  • 評審文檔/手冊
 
27.WAR 系統開發過程實施案例。P97~P115
 
  • WAR系統需求概述(原始需求、需求分析與規格說明、需求變更與跟蹤)P97~P106
  • 高層設計階段 P106~P108
  • 詳細設計階段 P108~P109
  • 構建與單元測試階段 P109~P110
  • 系統測試 P111~P114
  • 驗收與安裝 P114~P115
 
28.本章小結 P115
 
  • 從階段、入口條件、主要輸入、主要輸出、結束條件、度量數據和每一階段包含的主要活動序列等方面詳細介紹了Infosys模型
  • 需要根據項目的管監督、規模和開發團隊人員狀況等具體特征對該模型進行適當剪裁,構建特定系統的合理而有效的軟件開發過程,同時明確具體活動及其階段輸出物。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