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會對兩種架構的軟件進行測試:B/S和C/S,它們關注的指標有哪些區別?
- 對於B/S架構的軟件,一般會關注如下Web服務器性能指標:
Avg Rps:平均每秒鍾的響應次數=總請求次數/秒數;
Avg time to last byte per terstion (mstes):平均每秒業務腳本的迭代次數;
Successful Hits:成功的點擊次數;
Failed Hits:失敗的點擊次數;
Hits Per Second:每秒點擊次數;
Successful Hits Per Second:每秒成功的點擊次數;
Failed Hits Per Second:每秒失敗的點擊次數;
Attempted Connections:嘗試連接數;
Throughput:吞吐率;
- 對於C/S架構的程序,由於軟件后台通常為數據庫,所以我們更注重數據庫的測試指標。
User Connections:用戶連接數,也就是數據庫的連接數量;
Nunber of Deadlocks:數據庫死鎖;
Butter Cache Hit:數據庫Cache的命中情況。
注意:
在實際性能測試過程中,需要觀察的性能指標並不限於以上提到的這些指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選擇和權衡,有些指標如CPU占用率、內存占用率、數據庫連接池等,也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