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碼流程
1.1 串口代碼
程序流程圖如下;
default_serial_console 執行的代碼如下:
在JZ2440.H中有如下定義:
則執行結構體s3c24xx_serial0_device,從而執行INIT_S3C_SERIAL_STRUCTURE(0, "s3ser0"):
_serial_setbrg 為串口時鍾設置函數:
其中,調用get_PCLK()進行串口時鍾的設置:
PCLK的計算涉及到 HCLK,在函數中調用了get_HCLK() 來獲取HCLK的值。
get HCLK的代碼就HCLK的計算,這里對應着寄存器CLKDIVN:
此時我們已經不需要在往下分析了。從我們的代碼上看,設置與配置都沒有問題,宏的定義已經存在了。也不需要配置了,但是u-boot啟動后卻無法打印CPU信息。
那么就只能看看u-boot.dis文件了,看我們的代碼流程執行的是否與我們所想的代碼流程一樣。
二、串口打印
首先我們定位到串口的初始化:
在38a8這個地址執行了跳轉,跳轉到了 2e43c serial_initalize 串口初始化函數,查找2e43c 進入串口初始化:
這里再執行了跳轉,跳轉到了 serial_fin_console_or_panic 這個函數,這里就感覺優點不對了,我們分析的串口初始化的跳轉應該是跳轉到s3c24xx_serial_initialize() 這個函數中,去執行。Serial.c (drivers\serial)
這里跳轉是跳轉到serial_initialize()中,然手再跳轉到serial_find_console_or_panic 去執行。這兩個函數都在Serial-uclass.c (drivers\serial)中。
代碼執行的流程不對了,就要看看makefile中的配置是否正確了。
在 drivers/serial/Makefile 中有如下定義:
查一看 CONFIG_DM_SERIAL 在哪里有定義:
在 include/configs/jz2440.h 的文件中,是沒有定義CONFIG_DM_SERIAL 的,但是我們看到在 include/generated/autoconfig.h 中定義了CONFIG_DM_SERIAL 為1。
同樣 也看見生成的u-boot.cfg文件中,CONFIG_DM_SERIAL 有這一行。
autoconfig.h文件是由.config文件自動生成的。因此我們可以直接修改我們的jz2440_defconfig文件來控制這個條件。但是不需要這么做,我們可以使用 make menuconfig 來控制:
在u-boot 的根目錄下執行命令: make menuconfig,然后按 “/” 搜索 CONFIG_DM_SERIAL
配置位置,看location 下面的,進入DEVICE Drivers->Serial drivers:
這里默認配置了兩項,上一張圖的搜索中,Prompt 一欄說明了我們CONFIG_DM_SERIAL對應的是 Enable Driver Model for serial drivers,選擇它,然后選擇help 查看信息:
意思是:使能串口驅動模型。這個模型是用串口 uclass 來替代 drivers/serial/serial.c ,uclass 實現 serial_putc() 等。uclass 接口被定義在 include/serial.h 中。
我們不需要此配置,所以取消選中,保存退出。
重新編譯u-boot,然后生成dis文件。
再看下串口初始化的位置:
接着跳轉到我們需要的文件中去了:
執行燒寫,查看結果,由於本人的是WIN10系統,運行DNW造成[ERROR:Can't create dnw.ini],因此直接用JTAG進行燒寫,燒寫完成后,顯示結果為:
DNW兼容性不好,電腦好還是有JTAG直接進行燒寫進 nor flash。用DNW發送文件后,燒寫進nor flash雖然成功,但是報錯[ERROR:Can't create dnw.ini]造成uart無法顯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