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博客項目總結(一)


介紹

前端采用vue2.0+es6+webpack+axios
后端采用express+nodejs+es6+restful api+mongodb

簡單博客系統,實現基本的增刪改查文章,以及箴言。目前的功能比較少,能適應基本的需求,后期會增加更多的功能。這個博客從后端到前端共花費21天,除了上課,就在完成這個項目。暫時還沒上線,界面。。。似乎略丑(我有什么辦法,我也很無奈~)。更多代碼細節可查看:https://github.com/susantong/blogSystem

1.后端(blogSystem_server)
主要有manager、mongo、router、public文件夾以及入口文件app.js,mongo文件夾存儲mongoose連接細節以及發布schema模版(發布的模板包括article,maxim,articleType),router文件夾存儲主要路由),manager存儲更多函數的細節,public/images存儲前端上傳圖片文件。數據庫的操作借助於mongoose實現。
文件結構:

2.前端
主要有assets文件夾存儲靜態文件,components存儲模版,getCGI發起請求數據,routers主要路由。
文件結構:

踩的坑以及解決辦法:
1.發表新文章和編輯新文章公用的同一個組件editArticle.vue,出現的問題是:當我點擊某一篇文章的編輯后,再點擊“新文章”,這個路由從地址上來看進行切換,但是界面並不刷新。原來,公用組件時,組件只會在第一次加載時創建(mounted函數只調用一次),通過查詢,發現可以通過監聽路由變化來改變數據,最終解決了不刷新的問題。

2.有點棘手的莫過於對圖片的處理了。前端想要對圖片進行剪裁,並實現上傳。這個問題想的比較久,最后是前端用jquery的jcrop插件,去約束裁減范圍,縮放比例等參數,有一個圖片預覽的功能,這里用canvas去實現圖片,當我前端裁剪完成並提交后,將canvas的圖片路徑轉換為base64格式。后端接收到路徑后,用fs模塊將其寫入文件夾內,刪除時,也需要用fs刪除圖片文件。

總結:通過這個項目,加深了對vue的理解,特別是各個生命周期鈎子函數,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當然,其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能一直進步。后期還要不斷的完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