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是否使用new來分配內存的區別


int a = 3;        //棧中分配

int *p = new int ;//堆中分配

 

棧中內存的分配和釋放是由系統管理,而堆中內存的分配和釋放必須由程序員手動釋放,所以這就產生一個問題是把對象放在棧中還是放在堆中的問題,這個問題又和堆和棧本身的區別有關:

這里面有幾個問題:
1.堆和棧最大可分配的內存的大小
2.堆和棧的內存管理方式
3.堆和棧的分配效率

首先針對第一個問題,一般來說對於一個進程棧的大小遠遠小於堆的大小,在linux中,你可以使用ulimit -s (單位kb)來查看一個進程棧的最大可分配大小,一般來說不超過8M,有的甚至不超過2M,不過這個可以設置,而對於堆你會發現,針對一個進程堆的最大可分配的大小在G的數量級上,不同系統可能不一樣,比如32位系統最大不超過2G,而64為系統最大不超過4G,所以當你需要一個分配的大小的內存時,請用new,即用堆。

其次針對第二個問題,棧是系統數據結構,對於進程/線程是唯一的,它的分配與釋放由操作系統來維護,不需要開發者來管理。在執行函數時,函數內局部變量的存儲單元都可以在棧上創建,函數執行結束時,這些存儲單元會被自動釋放。棧內存分配運算內置於處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不同的操作系統對棧都有一定的限制。 堆上的內存分配,亦稱動態內存分配。程序在運行的期間用malloc申請的內存,這部分內存由程序員自己負責管理,其生存期由開發者決定:在何時分配,分配多少,並在何時用free來釋放該內存。這是唯一可以由開發者參與管理的內存。使用的好壞直接決定系統的性能和穩定。

由上可知,但我們需要的內存很少,你又能確定你到底需要多少內存時,請用棧。而當你需要在運行時才知道你到底需要多少內存時,請用堆。

最后針對第三個問題,棧是機器系統提供的數據結構,計算機會在底層對棧提供支持:分配專門的寄存器存放棧的地址,壓棧出棧都有專門的指令執行,這就決定了棧的效率 比較高。堆則是C/C++函數庫提供的,它的機制是很復雜的,例如為了分配一塊內存,庫函數會按照一定的算法(具體的算法可以參考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在 堆內存中搜索可用的足夠大小的空間,如果沒有足夠大小的空間(可能是由於內存碎片太多),就有可能調用系統功能去增加程序數據段的內存空間,這樣就有機會 分 到足夠大小的內存,然后進行返回。顯然,堆的效率比棧要低得多。

 

由上可知,能用棧就用棧,不可用的時候就只能用堆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