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打包機制解析
先來說一下webpack,分開來講就是web pack 即web文件打包
webpack是被在npm包中開發使用的文件集合。它的功能就是打包文件。
如webpack一樣,node.js中集成的npm包管理器中被上傳了7萬多的應用包了,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有些包永遠也用不上。但存在即合理,如我們寫的日記一樣,別人一點用也沒有可能,但對我們自己來講,這是一種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我們先全局裝一下webpack包:npm install webpack -g
然后我們就可以在任何文件夾下使用 webpack 這個命令了。
首先,我們來從最簡單的文件來分析webpack打包機制:在你的文件目錄中創建一個index.js文件
document.body.innerHTML="<h3>文件打包成功,引入成功...</h3>"
然后,可以在文件的根目錄中用終端輸入命令:webpack index.js bundle.js
即可將index.js打包生成bundle.js
這是最原始的打包命令,也是最好理解的一行命令
下面是index.html的內容:引入的是bundle.js
<body> 如果打包成功,下面將顯示打包文件的內容:<br>
</body>
<script src="./bundle.js"></script>
接下來,進一步解讀webpack
上面只是打包一個文件 ,這個命令要寫這么多,那么我們要打包一個項目的話,可就不是一個文件的事情了,所以下面說說項目的打包方法。
不管什么項目,vue框架寫的,還是angular框架寫的等。跟我們的打包工作沒有關系。我們只關心如何讓打包功能成功即可。
在某個項目的根目錄下新建一個名為webpack.config.js的文件。
這個文件要寫以下幾項:
module.exports={
entry:"打包將從這個路徑開始進入",
output:{ path:"打包輸出路徑",filename:"要生成的文件名" },
module:{ loaders:[ 這里是項目中有關的文件類型,如css,sass,js,jpg,vue,ts...等,它們都是項目中要被打包機解析的文件,以確保它們能被認識。] }
}
在寫好這個配置文件之后,我們的命令只要用:webpack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