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表明這不是面經【我還沒這個資格】,只是自己的一點自我總結,畢竟不是大佬=。=
首先講講我的簡歷,做了兩份,一份產品的,一份游戲的。游戲的簡歷是在產品簡歷的基礎上改的,為什么突然想投游戲的簡歷,單純是因為不想讓自己做過的小項目白費【托臉】——寫簡歷的過程其實也是回顧大學過去兩年半的生活啦,給自己一個總結。
先講講阿里的過程吧,很簡短,內推簡歷上傳-第一次電話面試-卒。
阿里投的是平台型產品經理(技術型),接到電話的時候我整個人是懵的,因為距離我投簡歷已經兩個多星期了,但我還是強裝鎮定的接了電話——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很慌張,那個周二下午,在宿舍,窗外的施工正在最吵得時候,我卻十分淡定的說可以現在直接面試,電話對面那個溫柔的小哥哥可能都做好了被我拒絕重新調整時間的准備,愣了一下才開始我的面試——而且聽上去他是一邊翻我的簡歷一邊問我問題的。
這次電話面試主要內容還是圍繞簡歷來的——先是自我介紹,然后重點問了下項目經歷,然后就是問為什么最想去飛豬,最后問了下去杭州的意願,就結束了。
這次電面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第一是我自己內心慌了,表現的足夠大方但是卻不太流利。
自我介紹那里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忘記介紹易班是什么。因為我產品有關的項目經歷都是構架易班學生工作室、易班APP的,但是這個app是面試官都不了解的,因此導致了后面面試官在問我有關易班跳蚤市場的內容的時候表示很困惑,而我那時候補救已經有點來不及了。
項目經歷和后面的為什么都出現了一個問題,我沒有展示出他們想要看到的地方。其實對於一個產品經理來說,在面試官前,應該把自己看成一個產品,平台型的產品經理和一般產品經理的工作是不一樣的,但是在我電話中的描述中我只做這普通從事產品的人的部分工作,完全沒有展現出我在技術方面的能力。而且,最致命的是,在面試官問我為什么選擇飛豬為最想去的BG時,我突然就意識到自己的膚淺,飛豬已經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平台了,其實我更應該選擇阿里雲,因為這里是孵化平台的地方——而我還傻乎乎的說因為自己喜歡飛豬所以選擇的=。=
總的來說,這次電面出現的問題:
1. 沒有任何准備,慌神了
2. 通話信號不好!!一定要找的信號好的地方接電話!
3. 沒有將自己的優勢亮點展示出來
4. 沒有意識到自己申報的職位需要的基本素養
5. 沒有考慮到面試官可能並不知道自己講的東西
電面沒過真的很可惜,但這次的失敗也是意料之中的,欠缺的太多了。最后面試的小哥哥問我還有什么想問他的,我問了一些關於產品中用戶體驗的一些問題,以后是會細分出用戶體驗還是會綜合起來,以及我如果打算這條路走到底我可能出了書本知識更需要了解一些什么相關知識。小哥哥很nice,超有耐心的講了他對用戶體驗的想法,然后建議我去開始鍛煉自己的商業思維,但也告訴我這個思維不是很好鍛煉,可能更多需要去實踐獲得,但是感覺又有了一個方向等着自己突破,感覺棒棒的。
然后我的第一次電面毫無意外的結束了。后續其實內推失敗是可以繼續參加筆試的,但是那天晚上騰訊復試來着,就放棄了。所以下一次會記錄騰訊面試。【金山等五一后經歷了電面在記錄】
Joyce·瀾
【Apr.28】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