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路由及浮動路由的配置


一、實驗目的

(1)理解路由的基本概念;
(2)掌握路由器的基本訪問方法及操作過程;
(3)理解靜態路由、默認路由、浮動路由概念、應用場合與配置方法;

二、實驗拓撲

三、實驗設備

(1)DCR路由器4台;
(2)PC機4台,電源線、console線、交叉網線各4條;
注:以下截圖是在 Cisco Packet Tracer 7.0 上測試並截取的。

四、實驗要求

(1)按照網絡拓撲圖給各路由器端口配置指定的IP地址。
(2)為路由器RA、RB、RC、RD上配置靜態路由,實現全網的互聯互通。
(3)鏈路RA→RB→RD是路由器RA訪問網絡10.0.1.98/30的主鏈路,RD→RC→RA是路由器RD訪問網絡10.0.1.69/30的主鏈路。請為鏈路RA→RB→RD、RD→RC→RA配置浮動路由,實現路由鏈路冗余。

Route G0/0 G0/1 Loopback0
RA 10.0.2.1 10.0.3.1 10.0.1.69/30
RB 10.0.2.2 10.0.4.1
RC 10.0.3.2 10.0.5.1
RD 10.0.4.2 10.0.5.2 10.0.1.98/30

五、實驗步驟:

第一步:物理設備連接

分別將4台路由器配置線的一端與console口連接,另一端與PC的串口相連。
再用交叉線按拓撲圖將4台路由器連接起來。

第二步:路由器各端口IP配置

(1)RA配置端口IP

(2)RB配置端口IP

(3)RC配置端口IP

(4)RD配置端口IP

第三步:路由器配置靜態路由

(1)RA配置到 10.0.4.0、10.0.5.0 網段的靜態路由:

(2)RB配置到 10.0.3.0、10.0.5.0 網段的靜態路由:

(3)RC配置到 10.0.2.0、10.0.4.0 網段的靜態路由:

(4)RD配置到 10.0.2.0、10.0.3.0 網段的靜態路由:

第四步:路由器使用 ping 命令,驗證全網聯通

(1)RA ping 10.0.4.0、10.0.5.0 網段:

(2)RB ping 10.0.3.0、10.0.5.0 網段:

(3)RC ping 10.0.2.0、10.0.4.0 網段:

(4)RD ping 10.0.2.0、10.0.3.0 網段:

第五步:浮動路由配置

(1)RA 配置環回接口 IP,並配置到 RD 環回接口的主路由、浮動路由(距離20);

(2)RD 配置環回接口 IP,並配置到 RA 環回網絡的主路由、浮動路由(距離20);

(3)RB、RC 分別配置到 RA、RD 環回網絡的路由。
這里寫圖片描述


(4)RA、RD 使用 show ip route 命令查看路由表。

第六步:RA、RD 使用 ping 命令,測試到對方環回網絡的連通性。

第七步:關閉 RA 的 G0/0 端口,測試是否啟用浮動路由,再測試到環回網絡的連通性。


從圖中可以看到:RA 到 RD 的 環回網絡啟用了剛才配置的浮動路由。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