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方法如下:
先計算Track的截面積,大部分PCB的銅箔厚度為35um(不確定的話可以問PCB廠家)它乘上線寬就是截面積,注意換算成平方毫米。 有一個電流密度經驗值,為15~25安培/平方毫米。把它稱上截面積就得到通流容量。
I=KT0.44A0.725 (K為修正系數,一般覆銅線在內層時取0.024,在外層時取0.048,T為最大溫升,單位為攝氏度(銅的熔點是1060℃),A為覆銅截面積,單位為平方MIL(不是毫米mm,注意是square mil.)
I為容許的最大電流,單位為安培(amp),一般 10mil=0.010inch=0.254可為 1A,250MIL=6.35mm, 為 8.3A;
二、數據
PCB載流能力的計算一直缺乏權威的技術方法、公式,經驗豐富CAD工程師依靠個人經驗能作出較准確的判斷。但是對於CAD新手,不可謂遇上一道難題。
PCB的載流能力取決與以下因素:線寬、線厚(銅箔厚度)、容許溫升。大家都知道,PCB走線越寬,載流能力越大。在此,請告訴我:假設在同等條件下,10MIL的走線能承受1A,那么50MIL的走線能承受多大電流,是5A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請看以下來自國際權威機構提供的數據:
線寬的單位是:Inch (inch 英寸=25.4 millimetres 毫米)1 oz.銅=35微米厚,2 oz.=70微米厚, 1 OZ =0.035mm 1mil.=10-3inch.
三、輔助工具。
①網上有個別的PCB電流能力計算輔助軟件,用的比較多的是 pcbtemp 附上鏈接供參考:PCBTEMP.rar,軟件界面如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體驗,個人試用覺得不是太好用,特別是64位系統不兼容,很遺憾。
② 另外分享一個本人自己開發的PCB通流能力計算輔助工具,歡迎各位下載試用,感興趣的的可以交流。鏈接:http://pan.baidu.com/s/1eSkmN6a 密碼:kiqw,界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