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gj0930/p/6616876.html
UML是統一建模語言,主要用於軟件的分析與設計階段。但是UML有這么多圖,具體怎么用呢?
一:需求分析階段的業務用例圖
用例圖,是用來表示 系統角色 與 系統什么功能 發生交互的圖。通過用例圖,可以很清晰地表示系統放主要功能。用例圖在我們進行軟件分析階段和設計階段都有使用:
由用戶需求得到業務用例(描述最主要的業務功能,客戶最感興趣的、期望的功能)
在與客戶第一次交流溝通,采集需求后。我們可以得到《開發文檔1.0》(見上一篇博文)。同時,也可以由客戶描述的系統功能、用戶角色畫出業務用例圖。注意:這只是初步的用例,用來說明系統業務功能的。例如:一個新聞網站的業務用例圖如下:
二:概要設計階段的功能活動圖、系統用例圖
1:在把《開發文檔1.0》和業務用例圖交予客戶審核確認后,我們開始編寫《開發文檔2.0》,然后根據《開發文檔2.0》中新增的功能描述,我們可以畫出每一個功能的活動圖:例如:管理員原理新聞的功能活動圖
2:由每一個功能活動圖,完善業務用例圖得到系統用例圖(此時才是真正全面描述系統各個角色可以執行什么功能的用例圖)
三:詳細設計階段的用例規約圖
由《開發文檔3.0》中的“功能詳細設計”部分,畫出每一個功能用例的約束圖,主要包括:用例名、用例流程、異常處理等操作
四:詳細設計階段的業務模塊圖
根據《開發文檔4.0》中的“模塊划分”,我們就知道了這個系統主要會有哪些業務類,畫出業務模塊圖,每個業務類下羅列該模塊下的功能用例:
五:詳細設計階段的類圖
根據《開發文檔5.0》中對每個用例的架構、以及功能模塊的划分,可以初步確定系統需要多少個實現類組成,畫出類圖:
六:詳細設計階段的時序圖
根據每個用例的活動圖以及第五步的系統類圖,我們可以為每個用例畫出時序圖,更加清晰明確地模擬出用戶是怎么一步步調用哪個類的哪個方法來實現進行功能交互的,如:
七:根據上面的類圖、用例的時序圖等等,進行編碼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