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兩篇關於\renewcommand的文章,希望大家有更好的建議,請多多指教!
文章來源:http://blog.csdn.net/loveaborn/article/details/9152051
ps:代碼在我機器上沒運行通,里面替換的命令也不是很懂,所以先copy過來,以備以后使用&檢驗~ copy:
有時候我們在用latex寫文檔的時候不想寫很長的命令,那么我們自己定義一個新的命令來替換一段代碼。
舉例如下:
上面的代碼的最后一行為用\botcolor這個新命令來代替原來的如下幾個命令:
\arrayrulecolor{tabcolor} \bottomrule[\mytablinewidth] \arrayrulecolor{black}
newcommand使用語法如下:
\newcommand{\新定義的命令}[參數個數]{命令內容} % 或者如下 \newcommand*{\新定義的命令}[參數個數]{命令內容} % 帶*的為短命令----命令內容不能出現段落,即不能有\par \renewcommand{\新定義的命令}[參數個數]{命令內容} % 對原來已有的命令重新定義 \renewcommand*{\新定義的命令}[參數個數]{命令內容}
常見的LaTeX需要renewcommand為中文的地方
文章鏈接:http://leierdonze.blog.sohu.com/186433245.html
ps:同樣歡迎繼續補充~
\renewcommand\contentsname{目錄}
\renewcommand\listfigurename{插圖目錄}
\renewcommand\listtablename{表格目錄}
\renewcommand\refname{參考文獻}
\renewcommand\indexname{索引}
\renewcommand\figurename{圖}
\renewcommand\tablename{表}
\renewcommand\abstractname{摘要}
\renewcommand\partname{部分}
\renewcommand\appendixname{附錄}
\renewcommand\today{\number\year年\number\month月\number\day日}
\renewcommand\algorithm{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