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設置過期時間的key需要注意的地方


Redis設置過期時間的key需要注意的地方

熟悉Redis的同學應該知道,Redis的每個Key都可以設置一個過期時間,當達到過期時間的時候,這個key就會被自動刪除。

1在為key設置過期時間需要注意的事項

1.1 DEL/SET/GETSET等命令會清除過期時間

在使用DEL、SET、GETSET等會覆蓋key對應value的命令操作一個設置了過期時間的key的時候,會導致對應的key的過期時間被清除。

 

1.2 INCR/LPUSH/HSET等命令則不會清除過期時間

而在使用INCR/LPUSH/HSET這種只是修改一個key的value,而不是覆蓋整個value的命令,則不會清除key的過期時間。

INCR

 

LPUSH

 

1.3 PERSIST命令會清除過期時間

當使用PERSIST命令將一個設置了過期時間的key轉變成一個持久化的key的時候,也會清除過期時間。

 

1.4 使用RENAME命令,老key的過期時間將會轉到新key上

在使用例如:RENAME KEY_A KEY_B命令將KEY_A重命名為KEY_B,不管KEY_B有沒有設置過期時間,新的key KEY_B將會繼承KEY_A的所有特性

 

1.5 使用EXPIRE/PEXPIRE設置的過期時間為負數或者使用EXPIREAT/PEXPIREAT設置過期時間戳為過去的時間會導致key被刪除

EXPIRE

 

EXPIREAT

 

EXPIRE命令可以更新過期時間

 

Redis的過期策略

Redis是單線程的,所以一些耗時的操作會導致Redis卡頓,比如當Redis數據量特別大的時候,使用keys * 命令列出所有的key
實際上Redis使用懶惰刪除+定期刪除相結合的方式處理過期的key

2.1 懶惰刪除

所謂懶惰刪除就是在客戶端訪問該key的時候,redis會對key的過期時間進行檢查,如果過期了就立即刪除。
這種方式看似很完美,在訪問的時候檢查key的過期時間,不會占用太多的額外CPU資源。但是如果一個key已經過期了,如果長時間沒有被訪問,那么這個key就會一直存留在內存之中,嚴重消耗了內存資源。

2.2 定期刪除

定期刪除的原理是,Redis會將所有設置了過期時間的key放入一個字典中,然后每隔一段時間從字典中隨機一些key檢查過期時間並刪除已過期的key
Redis默認每秒進行10次過期掃描:

從過期字典中隨機20key

刪除這20key中已過期的

如果超過25%key過期,則重復第一步
同時,為了保證不出現循環過度的情況,Redis還設置了掃描的時間上限,默認不會超過25ms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