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筆記2-冒泡排序


前言

面試的時候經常有面試官喜歡問如何進行冒泡排序?這個問題相信能難倒一批英雄好漢,本篇就詳細講解如何用python進行冒泡排序。

一、基本原理

1.概念: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種計算機領域的較簡單的排序算法。
它重復地走訪過要排序的數列,一次比較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走訪數列的工作是重復地進行直到沒有再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數列已經排序完成。
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越大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浮”到數列的頂端,故名。
2.算法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的運作如下:(從后往前)
>比較相鄰的元素。 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后一對。在這一點,最后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后一個。
>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二、交換兩個數

1.如果a = 10 , b = 20如何交換兩個數呢?

2.實現兩個數的交換原理其實很簡單,設一個臨時變量c就可以了:

>先把a的值傳給c,此時c的值就是10了,a的值還是10

>然后把b的值傳給a,此時a的值是20,b的值還是20

>最后把c的值傳給b, 此時b的值是10

3.python里面交換兩個數不用那么復雜,用這個方法就行了:

>a , b = b,  a

 

三、遍歷比較相鄰的數

1.比如一個隊列是:[1, 3, 10, 9, 21, 35, 4, 6]

2.可以做一次遍歷,比較相鄰的數,前面的數比后面的數大就交換,這樣第一次遍歷可以把最大的數下沉到最后一個位置

3.為了便於理解,交換過的地方用紅色框框圈出來了

 

四、循環下沉

1.上面的遍歷比較只做了一次下沉,把最大的數下沉到最后一個位置了,那接下來就需要把第二大的數,下沉到倒數第二個位置,

依次循環,一直到最小的數在最上面。

2.這里s是先計算li隊列的長度,然后把range函數反轉了,變成:[7, 6, 5, 4, 3, 2, 1, 0]

 

五、sort()排序

1.講真,python里面排序不用這么麻煩,一個函數搞定:sort()

 

六、參考代碼

# coding:utf-8
li = [1, 3, 10, 9, 21, 35, 4, 6]

s = range(len(li))[::-1]
print s

for i in s:
    for j in range(i):
        if li[j] > li[j + 1]:
            li[j], li[j + 1] = li[j + 1], li[j]

# 排序函數
# li.sort()

print li

 

覺得對你有幫助,就在右下角點個贊吧,感謝!

python接口自動化QQ群:226296743

[[1, 3, 10, 9, 21, 35, 4, 6]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