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碎片時間這事


如果我們還在抱怨沒有足夠且不受外界打擾的時間來完成我們的功能代碼;如果我們還以沒有充足且連續的時間片段作為我們代碼質量缺陷的借口;如果我們還以沒有時間為由而忽略自我思考;如果……

以上場景是否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再聊聊其它場景,看看下面的照片:

下班路途

這張照片是我下班路上隨手拍的一張照片,每當我翻起相冊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都有一種莫名的舒坦:世界真美!但我敢確定我隨手拍這張照片的時候肯定沒有如此感慨,可能當時還在為項目的溝通成本而頭痛不已。

再來說說其它場景,當我上下班的時候,我不會去看一些相對“專業”的東西,因為我覺得在這么短時間且異常復雜的環境中,我無法集中精神,所以我會選擇玩個小游戲或者看個新聞等等不需要消耗太多精力的小事情作為碎片時間的消遣。

我相信這些場景感受並不只專屬於我,而且我還因“沒有時間”而焦慮了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時間學習,沒有時間整理思緒,沒有時間發現生活的美。基於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好一段時間,我發現我不是沒有時間,如果我把所有碎片時間高效利用組裝起來,我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做好任何事情。那我為什么一定需要完整且連續的時間片段才能做好一件事情?,后來發現我可能被過往的經歷灌輸了“長時間是專注前提”的思維,就像許多人類在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但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的基因。至少我目前並沒有發現專注跟長時間有必然關系,就算有,也不是客觀的必然聯系。所以,我可以改變我的固化思維,讓自己相信碎片時間一樣可以讓我專注,就像演員一樣面對不同的短片鏡頭隨時入戲,把這些碎片鏡頭拼裝起來就是一部完整的電影。

換個角度去想,如果我還在堅持“瀑布式”開發模式,我可能將會失去市場任何一切可嘗試的機會。也就是說,環境在影響人類,人類也在改變環境,跟不上節奏的將被遺棄。我想這就是發展,這個發展規律一直都沒有被改變。再來看看當下比較流行的“微服務”架構理念,這並非無中生有,之所以有這個需求,恰恰這就是反饋社會問題的一個縮影。“微服務”把一個“大程序”分解成各個“小程序”協同地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再反過來想,我們的大塊時間被分割成許多的碎片時間並非當前環境給我們的考驗,而是環境指引我們的一種解決方案。所以,碎片化時間幾乎是一種不可逆趨向。但我相信,現在誰能專注於碎片化時間,誰就能擁抱現在,擁抱未來。

我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我需要改變對時間的看法。回憶確實美好,但不能讓過去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每活在過去多一秒,只會讓我們創造美好回憶的時間少一秒。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