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能力等級划分


最近看一本書,上面說到測試工程師隨着工作經驗的提高,能力也會提高,但是有時候也會問自己,工作三年與工作四年的區別在哪里,書上對測試工程師分了幾種等級,等級與技術無關,與測試方法與測試經驗有很大的關系。在此總結出來,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基本能解決心中一直以來的困惑。

測試一級:能根據測試用例描述的步驟來執行測試用例,能對照用例的預期結果發現產品的問題,能夠將問題清晰想記錄下來反饋給開發,開發能夠讀懂bug的含義。

個人理解:執行用例的tester,只有大型的公司或外包公司才會有這種崗位,一般公司都會要求寫測試用例的。

測試二級:對產品需求有一定理解,能夠根據產品需求設計產品的測試用例,發現問題后能進行初步定位。

個人理解:這條涉及到兩方面的能力。1、獨立編寫測試用例的能力。2、發現問題后能大概判斷出是哪里的問題,這個定位不是代碼級別的定位,而是功能模塊方面的定位。就好比我測試一個系統,由a、b、c、組成,a出了問題,能判斷是數據經過b時處理錯誤了還是經過c時處理錯誤了。但是這個能力需要你對被測試的產品有很深的理解,對於跳槽就基本等於換行業的IT技術來說,這個能力通俗點講應該叫“上手速度快”。這個應該算是合格的測試工程師的基本能力。

測試三級:對產品的需求和實現都有較為深入的理解,設計用例時會注意用例的有效性,測試用例時會考慮使用自動化測試等方法提升測試執行的效率;

個人理解:編寫測試用例時不再是嚴格按照規范來編寫,而是會根據被測產品,找出測試重點來有針對性的編寫測試用例,而其他的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則大概寫一些測試case來提醒自己不要漏測就好。自動化方面小規模做還行,大規模得要領導與公司的支持,畢竟也要投入人力與時間。

測試四級:深入理解產品需求和實現,理解產品質量,理解產品的隱形需求,對產品性能、可靠性、易用性等非功能屬性的測試均有所涉及,並掌握其中的測試方法,會使用測試缺陷分析技術,會評估產品質量;

個人理解:不明白具體的是什么能力

測試五級:不斷追求最適合產品的測試技術,關注測試過程改進,推動產品測試技術的進步;

個人理解:不斷學習新的技術,關注測試過程,應該根據每次的測試結果來優化測試過程

測試六段:走向前端,做缺陷預防,能將測試方法標准化,並固化為測試工具和流程。

個人理解:這個是個人有過的想法,把測試流程與測試方法具體化,通過流程和方法來控制被測產品的質量,而不是依賴某個優秀的測試工程師。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