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on 使用簡單總結


Clion是由JetBrains公司開發的一款跨平台的C++ IDE,風格接近Qt creator和Xcode,Clion特點是可以智能的進行代碼重構,比如改名,提取類,提取函數等,Clion與Java IDE IntelliJ IDEA功能上很接近,本人從CLion 1.0就開始關注,但當時初級版本確實還不適合在較大的項目上使用,另外一方面Clion以cmake為基礎建立C++工程並開發,並且需要Cygwin或mingGw作為編譯平台(win平台上),作為當時用慣了source insight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麻煩了,因此放棄了。這些年隨着cmake的譜及,以及其自身的不斷完善,Clion又重新進入我的視野,因此簡單總結一下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1. Cygwin配置

 Clion有一個比較讓人郁悶的地方就是必須要把編譯環境配置好了,IDE才去做代碼分析等動作,這點讓人很郁悶,因為不一定用IDE就要用它來編譯,單純用來做editor也是很多人的需求吧,可是我試了很多方法還是不行,必須配置編譯環境,有哪位有好的方法可以給我留言。

Cygwin本身下載安裝不需要我多說,基本保證編譯器,gdb,cmake都有能被Clion找到就可以了。我也是看哪個像就裝上,大家自己試吧:)

 

 如圖只要保證都能找到就可以了。

2. Clion的符號分析原理並不是以project為基礎的,不是把文件加到工程里IDE就開始把所有工程里的文件都分析鏈接,而是根據代碼的細節來做符號鏈接,也就是說他會查找代碼中include的.h文件來鏈接,如果include文件找不到,代碼中的符號也找不到對應的include的文件處,因此cmake的使用要注意include文件一定要正確,如果需要編譯,還需要注意庫的配置要正確(路徑,文件名等),本人最開始使用的時候很多文件之間的符號不能跳轉,但文件內部的卻可以,后來發現還是include的路徑不對.

另外要說一點,Clion的工程會默認找/usr/include下面的頭文件,而且優先級比較高,如果你的外部文件放在其他地方,編譯的時候外部文件可以找到,但是版本不對,就是有可能優先引用了/usr/include下面的頭文件


3. 在使用中經常發現CPU使用率非常高,一開Clion電腦風扇就狂轉,很讓人郁悶。這個現象,其實是因為打開了inspect code,IDE在后台不停的做代碼檢查。Code->Configure Current File Analysis 把inspections設置為syntax就可以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