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人員流動較大,所以有機會充當一下面試官,也能換個角度看一下世界。
CASE1
年前,3個面試者,2男1女,都是協力會社推薦過來的,大概2,3年經驗,都是90后,一看就是
年輕呀。第一個小伙子,問了一些最近在做什么,用那些框架等,spring這些倒是
用了,不過有啥也說不清,最后做了一下SQL題,SELECT還行,UPDATE就有點不行了。
第二個小伙,自我鑽研精神挺足,也做了不少國內開發的項目,學習的欲望也挺強。
但是最后SQL題答還行,可能是緊張,UPDATE答的不十分正確。
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個小姑娘,為啥說印象深呢?最開始問了一下以前都在那個公司
待過,“先是在一個小公司,后來又去了一個小公司”。最近開發項目是用什么JAVA框架,
“MAVEN”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拼讀出來的,我當時有些無語呀。具體負責的是什么樣的
一個機能,“一個畫面,有幾個按鈕,點一下就做一些操作”。后來還有更有趣的回答。
這幾個都沒要,當時就覺得現在3年經驗的是這種感覺嗎?
CASE2
工作3,4年的90后小伙子,第一家公司是本市的一個私營大公司,第二家公司是做國內
開發的。來面試的時候是面派遣的,問了一些基本問題,答的也一般,但是比較自信,
性格也比較開朗,答不上來的也不氣餒,沒掌握清楚,JAVA里的LIST的那幾個子類區
別啥的也說不好。
最后通過了面試,后來派遣公司說他想當正社員,就安排了個二面,最后入職了。目前
為止學習盡頭挺足。
CASE3
領導開會太忙了,本來是正社員面試,我們代替去面了。小姑娘,工作5,6年,對自己
做的項目描述的比較清楚,自己擔當的部分也比較清楚。用的款架,一些百度就出來的
特性也都能答上來。關鍵外語不錯,挺符合我們公司的需求。后來領導約了二面,現在
順利入職。
有趣的是什么,面試后和另外一個公司前同事說起這么個事,我同事說這個姑娘前一段
時間去他們公司面過,是他負責面的技術,說問的問題沒答上來。交流了一下面試的問題,
有不少重合的。
其實,我們公司開發不用主流框架,所以主流的東西很多也是個了解,但是我們也問,
如果能回答的超出我們知道的范圍,我們就覺得不錯。
CASE3還讓我知道了一點,面試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