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 Linux 記錄


2017.1.8 開始花了兩天裝 Arch Linux,因為是第一次安裝 Arch Linux,所以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特記錄如下。

安裝過程及遇到的問題:

  • 下載鏡像,刻盤。
  • 重啟進入 LiveCD 之后,按照 Wiki 進行設置及安裝。。。。比較麻煩的是聯網,因為要連接無線網,所以比較麻煩,主要使用 wpa_supplicant 和 dhcpcd 解決。參考 Linux系統下中 在命令行中實現Wifi 連接的方法
  • 安裝完成之后發現引導有問題,使用 rEFInd 解決,在 rEFInd 中指明 vmlinuz-linux 。
  • menuentry "Arch" {
        loader /EFI/Arch/vmlinuz-linux
        icon /EFI/Microsoft/Boot/icons/os_arch.png 
        volume 1:
        initrd /EFI/Arch/initramfs-linux.img
        options "root=UUID=008e9b1e-6b6a-4999-9070-5fb092a8a69c rw add_efi_memmap"
    }
  • 系統安裝之后給系統聯網,因為系統安裝完之后默認沒有 wpa_supplicant ,所以我又在其他電腦上在下載了 wpa_supplicant 的包,通過 pacman -U XXX.pkg.tar.xz 安裝。
  • 然后就是安裝 openbox 、 tint2 等等。 
  • 中文亂碼問題,編輯 locale.gen 文件,運行 locale-gen ,下載安裝文泉驛微米黑字體等中文字體解決。
  • 主題及圖標的安裝,安裝 gtk-chtheme 、 lxapperance 、 gtk-theme-switch2 解決。主題的獲取見 Wiki 。
  • 一些程序的界面顯示不正確,如 uget 、fcitx 的 configure 界面等。這是因為 gtk3 的主題設置錯誤,所設置的主題不支持 gtk3,在 ~/.config/gtk-3.0/settings.ini 中設置主題為 Adwaita 即可。 詳見 Wiki 。
  • 輸入法,安裝 fcitx 、 fcitx-rime 、 fcitx-gtk2 等、 fcitx-configtool ,以及在 .xprofile 中添加
    export GTK_IM_MODULE=fcitx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export XIM=fcitx
    export XIM_PROGRAM=fcitx
    export QT_IM_MODULE=fcitx
    等解決,詳見 Wiki 。
  • Ubuntu 安裝輸入法后沒有輸入框,解決方法: sudo apt remove fcitx-module-kimpanel ,然后重啟fcitx。
  •  openbox 菜單,使用 MenuMaker 、 Obmenu ,詳見 Wiki 。
  • 沒有聲音,把當前用戶加入 audio 組,安裝 alsa-utils ,使用alsamixer、 pavucontrol 、 gnome-alsamixer 、pnmixer 。詳見 ALSA Wiki 。
  •  fstab 自動掛載后,對於掛載的NTFS分區無法寫入更改。通過安裝 ntfs-3g 解決。
  • 安裝軟件時出現某些 keyring 問題,安裝 archlinuxcn-keyring 或可解決。
  • 更新內核后,無法掛載 fat、ntfs 分區,是因為 efi 中的內核文件和 /boot 中的內核文件不統一,/boot 中的內核更新了,而 efi 中的文件沒更新,只要將 /boot 中的文件復制到 efi 中即可。 
  •  virtualbox 無法掛載 USB 等設備,把當前用戶加入 vboxusers 組。可能還需要安裝 Oracle VM VirtualBox Extension Pack 擴展包,下載地址,詳見Virtualbox安裝Linux 無法掛載usb無線網卡問題的解決
  • 字體渲染: 安裝 infinality-bundle,配置詳見 配置 Infinality 字體渲染增強
  • [infinality-bundle]
    Server =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infinality-bundle/$arch

    PS:搜了好多安裝infinality補丁的方法,然而都掛了,最后在谷歌上搜了下"infinality",然后看到了清華的鏡像站,就安裝成功了。。。百度真和谷歌差了不止一點。。。

 

 

安裝infinality-buntle后,有些程序會出現閃退,於是按照 How To Fix The Harfbuzz And Infinality Issue In Arch Linux 以及 A set of instructions on how to fix the harfbuzz + Infinality issue and restoring good-looking, Infinality-like font rendering.,使用了另外一種方法。

 

 

  • tint2面板在頂層:obconf,調整Margins和Dock 
  • 對於某些程序在openbox中的窗口的自定義:使用obxprop確定窗口的class等信息,然后編輯~/.config/openbox/rc.xml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 class="Firefox">
      <decor>no</decor>
      <maximized>true</maximized>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class="Tint2">
      <layer>above</layer>
      <desktop>all</desktop>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class="mpv">
      <decor>no</decor>
    </application>
</applications>

 

 

注: 

  • 以上都是在裝完系統之后通過回憶記錄的,部分解決方法不一定完整。
  • 有問題,找 Wiki 及谷歌。

其他問題:

  • texmaker不編譯,在設置里把命令改成絕對路徑
  • texmaker出現未定義命令,可能有多余的tab但是顯示不出來

 

目前使用軟件匯總:

終端:xfce4-terminal、terminator、urxvt、gnome-terminal、guake

文件管理:spacefm、ranger、thunar、pcmanfm 、xfe、rox、qtfm、nautilus、tux commander

虛擬機:VirtualBox

任務管理器、系統監視器:gnome-system-monitor、Lxtask、Conky、Htop、iotop

瀏覽器:Chromium、FireFox、Chrome、vivaldi

音樂:網易雲音樂( 添加 archcn 源后通過 pacman 安裝 )、DeaDBeeF、listen1、qmmp

視頻:smplayer,mpv(在tty中使用mpv, mpv -vo drm video_file.mp4 ),mplayer、VLC media player,gnome-mpv,gnome-mplayer,parole

圖形:eog、feh、ImageMagick、Gimp、Dia、Inkscape、Gpick、Pinta、Krita、ristretto

下載:DownThemAll!、uGet、Transmission、aria2、curl、wget,deluge、qbittorrent

Office:WPS ( 二進制安裝包 ) 、Libreoffice、永中office、onlyoffice

網絡:networkmanager、nm-applet、wpa_supplicant 、Wifi-menu、XX-Net、lantern、speedtest-cli

編輯器:Leafpad、SublimeText3(對於中文輸入法有點問題,自行百度解決 LD_PRELOAD=/home/xuewei/Programs/libsublime-imfix.so subl3 $* )、atom、vscode、gedit、mousepad、notepadqq

編程:Geany、Codeblocks、Bluefish、Pycharm、Eclipse,codelite、anaconda、spyder、jupyter notebook

文本對比:meld

Markdown編輯器:typora,moeditor、marktext、Remarkable(最終是通過PKGBUILD安裝的)、retext

科學計算:Octave

詞典、划詞翻譯:GoldenDict( 不過現在主力是用 Chromium 打開 pdf 文件 + 划詞翻譯插件 )

閱讀器:Master PDF Editor, Foxit Reader, Qoppa PDF Studio Viewer, okular, xournal,zathura,evince,qpdfview,mupdf

磁盤使用分析:baobab

FTP:Filezilla,scp,ftp,gigolo

郵件:Thunderbird,evolution

截圖:flameshot、shutter、faststone(wine 運行)

取色:gpick

桌面:xfdesktop、 pcmanfm --desktop & 

電視投屏:eezUPnP

游戲:supertux2、SuperTuxKart、Civ5、Minecraft、UrbanTerror、Assaultcube、gnome-nibbles,gnome-sudoku,gnome-mines

數據庫管理:phpmyadmin、Dbeaver

分區工具:gparted、parted、fdisk

搜索文件:catfish、mlocate

圖形化解壓:xarchive、xarchiver、file-roller、peazip

電源管理:xfce4-power-manager、acpi

QQ:在 Virtualbox 中建了一個XP虛擬機,在虛擬機中運行QQ

安卓程序:通過 Chrome 加載 ARChon 擴展,用 chromeos-apk 命令將 apk 文件轉換為 Chrome 擴展,再加載運行。不過大部分安卓應用還是無法運行。

備份:rsync ( 參見 Linux 中我該如何備份系統 )

垃圾清理:bleachbit,ubuntu-cleaner 

顯示設定:xrandr,arandr,brightness-controller 

掛載壓縮包:archivemount

shell:zsh

攝像頭:cheese

局域網傳文件:hfs(wine 運行)、 python -m SimpleHTTPServer 8080 、webfs、dukto

音視頻轉碼:ffmpeg

批量重命名:gprename,rename

Latex:texstudio,gummi,lyx,latexila ,texmaker

設備管理:hardinfo、lshw-gtk

文檔轉換:pandoc

IRC:pidgin、xchat

Dock:plank

遠程:X11forwarding、Anydesk(一端通過路由器端口映射以跨越nat實現direct link后速度很快)、teamviewer

畫圖: xfig,markdown、dia、yed、mermaiddraw.iogliffylucidchartprocesson、gephi,xournal

文檔:zeal

備忘:xfce4-notes、google-keep、simple sticky notes

抓包發包:wireshark、tcpdump、postman

其他:telegram、愛壁紙HD

快捷啟動:albert 

Proxy代理:proxychains,Electron-SSR

文獻管理: Zotero,Jabref,Docear

Wiki,Note:Zim-wiki,Laverna,xournal

剪切板:CopyQ

思維導圖:Xmind,vym,freeplane,Docear,freemind

sudo dpkg -l|awk '$1=="rc"{print $2}'|xargs sudo dpkg --purge

批量重命名

ls|awk 'BEGIN{a=0}{printf "mv \"%s\" %d\n",$0,a++}'|bash 

按文件大小排序

ll|awk '{print $5,$0}'|sort -h|cut -f 1 -d " " --complement|tail -n 80|awk '{print $9}'|xargs -I {} mv {} ../ld

 

 

主題:Arc、Vertex、Adwaita、Mint-Y

圖標:Paper、Oranchelo、Numix、Papirus-GTK

 

 

2016.8.29 開始,一直在用 Linux Mint ( 除 10 月份用了半個月 Win10 ) 。2017.1.8 開始嘗試 Arch Linux 。。

2017.2.28 ,寒假結束,回到學校,經過各種設置,依然連不上校園網,3月2日,換回 Windows 7 :-( 。不過大概校園網問題只是最后一根稻草,之前的字體渲染問題搞得也很累。。

有一種預感,暑假或更早(但肯定是畢設結束之后了),我又會換回 Linux ,不過是 Arch 還是 LinuxMint 就不一定了。。。

2017年6月底,從 Windows 7 換成 Xubuntu ,還挺好用的 :-) 。

2017年雙十一,換了新電腦,先用了一周 WIn 10,然后用了幾個月 Xubuntu。

到 2 月初因為裝顯卡驅動什么的崩了,折騰許久,到 2 月中旬換了 OpenSuse KDE,到 3.8 換了 OpenSuse Gnome, 到 3.18 換了 Win 10,到 4.30 換了 Ubuntu。

 

 

 

安裝后,設置root密碼: sudo passwd 

END

2017.1.19   00:23:59

2017.4.8 20:14 最后一次更新。

2017.8.2 14:10 最最后一次更新。

2017.11.12 14:36 最最最后一次更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