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Arch Linux安裝桌面


關於Arch Linux基本系統的安裝,之前已經說過,這里給出鏈接:http://www.cnblogs.com/freerqy/p/8502838.html

現在我們繼續為Arch Linux安裝桌面,我選擇的是安裝Xfce桌面,先給出有用的WiKi鏈接:

接着開始正式安裝Xfce桌面。

1、准備工作

1.1 安裝Xorg

  由於Xfce是基於圖形庫GTK+,而GTK+圖形庫則是基於X.Org的,但是X.Org又是X Window System(X11)的一個開源實現。所以要在Arch Linux中使用Xfce桌面,那么安裝X.Org是必不可少的:

sudo pacman -S xorg

上面的命令將安裝X.Org server,鍵盤驅動、鼠標驅動、顯卡驅動等。

注意:默認的 X.Org 安裝可能並沒有包含你的顯卡驅動程序。因此,需要你單獨為你的顯卡安裝驅動,詳細信息請看 Xorg (簡體中文)

然后執行以下命令,以安裝X.Org初始化程序:

sudo pacman -S xorg-xinit

xorg-xinit提供了 xinit、startx 和默認的 xinitrc 文件。

1.2 安裝登陸管理器

  登陸管理器是一個在啟動最后顯示的圖形界面。登陸管理器可分為控制台和圖形界面兩類,這里就不啰嗦了,查看Display manager

選擇一個合適的登陸管理器,此處我選擇的是LightDM,這是一個跨桌面環境的登陸管理器,查看LightDM

執行LightDM安裝命令:

sudo pacman -S lightdm lightdm-gtk-greeter

然后開啟LightDM服務,這樣LightDM 將會開機啟動:

systemctl enable lightdm.service

2、安裝桌面

  與Windows或者OS X不同,Linux陣營擁有大量桌面環境方案供大家選擇,而這些方案亦各自擁有不同的外觀設計與功能定位,如GNOME、KDE、Untiy、Cinnamon、LXDE、Xfce等等,具體每個桌面的優劣就請各位自行Google了。

這里,我選擇的是Xfce桌面,執行以下命令安裝xfce:

sudo pacman -S xfce4

還可以安裝 xfce4-goodies 包組。此包組提供了一些額外的插件和一些有用的工具:

sudo pacman -S xfce4-goodies

接下來,對Arch進行一些必要的配置,以使其能夠進入桌面。

配置xinitrc文件,如果用戶主目錄中存在 .xinitrc,startx 和 xinit 會執行此文件,若文件不存在,startx 會執行默認的 /etc/X11/xinit/xinitrc

因此,先檢查用戶主目錄下(我這里是/home/free)有沒有 .xinitrc 文件,若沒有,則從 /etc/X11/xinit/xinitrc 復制一個:

cp /etc/x11/xinit/xinitrc ~/.xinitrc

接着打開用戶主目錄下的  .xinitrc 文件:

nano ~/.xinitrc

將光標下移到  .xinitrc 文件的最后一行,然后使用 #注釋最后一行:

#exec xterm -geometry 80x66+0+0 -name login

然后在最后一行下面添加以下內容:

exec startx

保存對  .xinitrc 文件的更改,退出編輯即可。

到這里,桌面的安裝已經算是完成了,不出意外,重啟系統后(注:還是先不要忙着重啟吧!!!),你會看到如下登陸界面:

如果安裝了多個桌面,則可以如上圖的右上邊所示,選擇所要進入的桌面(這里我已經安裝了 MATE 和 Xfce 兩個桌面)。

如果你需要美化這個登陸界面,請查看LightDM。 

由於現在系統默認的系統語言是英文的,如果在安裝完 xfce 桌面並配置了  .xinitrc 文件后重啟系統的話,桌面顯示的依然是英文。

因此,接下來,我們將在下一節將桌面配置為中文的。

 3、配置中文桌面

  首先,執行以下命令安裝中文字體:

sudo pacman -S wqy-microhei

你還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來查找字體(可以查看關於字體的WiKi:Fonts ):

pacman -Ss font

接着選擇你想要安裝的字體,安裝上即可。注意:這里我們是想要安裝中文字體,以便之后進入桌面顯示的是中文,而不是英文,所以,你必須至少安裝一種中文字體。

然后,配置 xprofile 文件。執行命令:

nano ~/.xprofile

 然后在打開的 xprofile 文件最后添加以下內容:

export LANG=zh_CN.UTF-8
export LANGUAGE=zh_CN:en_US
export LC_CTYPE=en_US.UTF-8

保存文件並退出。

到此,配置就算完成了,現在可以重啟系統了:

reboot

重啟后,通過登陸管理器登陸后,可以看到,此時的桌面就是中文顯示的了。

但是,但是,你打開默認的Xfce終端,你可能會發現如下圖一樣的情況,即終端中顯示的字體都擠在了一起。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更改終端顯示的字體解決,但是問題的根源我還不太清楚。

通過在終端的“編輯->首選項”,或者直接在終端中右鍵選擇“首選項”,然后在“終端首選項”對話框中選擇“外觀”選項卡,如下圖:

默認的字體使用的是 Monospace Regular,你可以更換幾種字體試試。

這里,我選擇的是使用上面我們安裝的中文字體的一種,如下圖:

更換后,終端的字體顯示就正常了。

 4、安裝中文輸入法

  我們的桌面已經是中文顯示的了,但是我們的輸入法還不是呀。下面,我們繼續安裝中文輸入法:

sudo pacman -S fcitx-im fcitx-configtool

然后,再次打開配置 xprofile 文件:

nano ~/.xprofile

在 xprofile 文件的最后添加以下內容:

export GTK_IM_MODULE=fcitx
export QT_IM_MODULE=fcitx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最后,再次重啟即可。

重啟后,我們需要對安裝的 fcitx 進行簡單的配置,以使得我們可以在中文和英文之間切換。

此時可以看到,桌面的右上角出現了一個鍵盤的圖標,鼠標移動到這個圖標上右鍵,如下圖:

選擇配置,出現如下圖的配置界面:

接着,點擊上圖下邊的+號,出現如下圖選擇框:

選擇“鍵盤-漢語”,點擊確認,退出選擇對話框。

再次點擊+號,然后選擇“拼音”,點擊確認,退出選擇對話框。

最后在退出配置界面即可。

現在驗證中文輸入法是否可用,打開Xfce終端,然后先在終端隨便輸入幾個字符,如果此時不是中文的話,

那么按下 Ctrl+Space 組合鍵(改變輸入法的快捷鍵也是在上面的配置中更改的),然后再次輸入,你會發現中文輸入出來了,同時,你將會在看到桌面右上角

的鍵盤圖標變成了一個漢字 —— ,如下圖:

到此,Arch Linux的桌面即完成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安裝一些常用的軟件,如Chrome、擁有圖形界面的文本編輯器、音樂播放器、

視頻播放器等等。可以查看這篇Arch WiKi:List of applications

另外,因為是在虛擬機上安裝的Arch,因此有時需要它能夠訪問宿主機的文件,此時就需要用到文件共享了;此外,在虛擬機上

運行的Arch,桌面可能不能占滿整個虛擬機的窗口,關於以上這兩點的解決方法,還是之后再寫上吧!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