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閱讀英文文章


本文記錄自己閱讀英文文章的方式,小結以便更好地改進。

分解步驟:

  • 增長單詞量
    • 一種方式是考級,比如四六級、雅思,通過考級增加詞匯量。
    • 從閱讀的角度來說,單詞分為本專業的詞匯和非本專業的詞匯兩類,一般來說專業詞匯里又分常用詞匯和不常用詞匯。
    • 准備一個方便查閱的詞典,例如必應詞典,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如果一個新單詞不干擾大致理解,就先跳過,如果干擾理解就立刻快捷鍵調出詞典查閱。
    • 對於查閱的單詞,可以加入生詞本也可以不加入生詞本,加生詞本的目的是為了定期復習用,但我還沒養成看生詞本的習慣。
    • 我的做法是通過不斷地閱讀英文文章,如果一個單詞反復出現,它在閱讀中被自然復習(重復出現)。
    • 目前我的單詞量還不夠好,我希望隨着閱讀里面英文文章比例的進一步增加,這種詞典+自然復習的方式能有一種質的突破。
  • 長句子閱讀
    • 一個句子的單詞都認識的情況,保持閱讀速度,刻意讓自己短時理解一個長句子的大意,增加語感。
    • 部分單詞不認識的情況,大概理解或者查字典,參考上述。
  • 長段落閱讀
    • 一個段落的核心觀點是什么?通過舉例、描述、證明、反駁等方式展開,閱讀的時候記住這個核心觀點上下文。
    • 重要的文章可以邊讀邊開一個Notepad采用MarkDown速記要點。
  • 多段落之間的關系
    • 看一個段落可以,多個段落的時候,要能理解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關系。
    • 哪幾個段落構成一個小節,一個小節一般展開一個方面的內容。
    • 連續地看完同一節的多個段落,暫停梳理。
  • 文章的結構
    • 這篇文章主要說什么。
    • 分幾個節來描述
    • 開頭、中間多個節、結束總結
  • 閱讀完畢
    • 能否簡要復述下文章內容,能否重寫一篇介紹,讓一個沒讀過這篇文章的人能通過閱讀你的介紹知道原文枝干。
    • 判斷文章的質量和分類
    • 是否添加到自己的筆記維基里
  • 朗讀
    • 如果環境允許,可以讀出來,邊看邊讀有兩個信號通道

田忌賽馬

所以單詞量雖然是一個關鍵的瓶頸,但是其實單詞量不增長的情況下,通過反復閱讀積累其他那些部分能力,久了也會有長進,再慢慢在使用中增加詞匯量。

關鍵還是要堅持每日閱讀,這是一個可操作性的路徑,語言基本上就是要用,聽說讀寫,其中聽是最難的一個部分,寫的話,多多在寫文檔和筆記的時候使用,注意語法、時態、單復數錯誤之類,先多寫短句,不用長句,常修改。

文章來源

第一個是每日文章來源,目前最大的來源是HackNews:

第二個是英文技術書籍,今年大概有4-5本這樣。

我的原則是:

  • 閱讀是一件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有碎片時間就刷下
  • 根據自己的需要,挑選適合自己的技術棧、視野需求的文章
  • 根據標題和內容對我的吸引力,投入不同的閱讀時間:
    • 不重要也沒意思,直接關閉
    • 有意思,但不重要,泛讀
    • 收藏連接,例如一個在線書籍,明顯不可能一次讀完,甚至長期也不可能讀完
    • 歷史上某某事情的記錄,如果有價值就讀,感覺過時了或者讀了也沒什么用,放棄
    • PDF,下載下來看下,會讀就保留,不讀就刪掉,少即是多。
    • 重要的索引,順藤摸瓜的鏈接,那就挖進去,深入閱讀背后的相關鏈接,我最喜歡的兩種類型文章之一。
    • 命中自己近期的重要學習點,讀或者加入筆記,我最喜歡的兩種類型文章之二,過個半年你會發現不同時間片積累出來的已經串成一個主題。
    • 如果打開了兩天還沒讀,確定下它真的重要么,不重要就刪掉算了

語法

語法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其實我們觀察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特別是學習母語的過程中,並沒有一開始就學習語法。恰恰相反,兒童一開始就是在隨機使用詞匯的過程中,成年人對於兒童能說出的任何詞匯和語句都是帶着驚訝的視角去看的。作為對比,你會發現初次學習英文的人(無論是現在的小學一年級,還是上個十年的初中一年級),他們一開始就要學習語法,並且考試要求考語法。當你說錯或者寫錯語法的時候就會被糾正:這個詞用錯了。例如一個小朋友剛剛學會‘very much’的時候,會很喜歡說:‘Thank you very much’,但也可能會很喜歡說:‘verfy much Thank you!’,這個時候教師或者成年人就容易去糾正他。這種糾正,至少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如果不能恰當地熟悉並進入更多交流,就會打斷他對使用英語語言的自信心。但是兒童在使用中文的過程中,他們其實也常常說很多不着語法的句子,一般來許多大人會默許他們這樣說話,經過了好幾年后,兒童在不斷對話和模仿中會自己同化掉那些語法問題。可見一開始對語法糾偏未必是更好的選擇。好在現在的小學英語教學看上去好了很多,輔助了大量的語料輸入,以及對於聽/說兩種輸出的重視,通過繪本閱讀/繪本配音的方式讓兒童大量的輸入/輸出。

回頭說語法,已經錯過了最佳學習期的人其實也不用過早放棄。只要能堅持3-4年的日常閱讀,這個過程中不用太在意語法問題,能讀懂就可以,例如從自己熟悉的技術文章開始閱讀,堅持一周有那么幾篇,這樣幾年下來,就算詞匯量沒怎么大的增加,但是你對於通常技術英文文章的閱讀在理解大意上會獲得很大的進步。在這個基礎之上,可以嘗試在自己的github倉庫代碼提交的commit日志上堅持使用英文寫提交日志。代碼的提交日志基本上核心就是動賓結構,例如‘fix xxx’,‘add xxx’,‘remove xxx’等,先把這種動賓結構的簡單句寫明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提交日志來改進自己的英文短句編寫能力,再進一步,慢慢地讓自己的commit log更加有條理一些,例如‘if apply,it will xxx’,‘change xxxx, so that yyy can be zzz’,等等。

這樣一圈下來之后再重新去看語法書,例如《牛津袖珍英語語法》,當你翻開第一章,看到‘簡單句’那一小節的時候,可以看到簡單句有5種基本類型:

  • 主語+謂詞
  • 主語+胃詞+賓語
  • 主語+系動詞+表語
  • 主語+謂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 主語+謂詞+賓語+賓語補足語

然后這些簡單句的每一個部分都可以被“修飾”和“補充”,這樣就會構成了更“復雜”的句子。你會突然發現你日常閱讀的文章,以及自己寫的短句大部分都可以在這些句式里找到對應的模式。在這個角度上,你才會開始重新認識到語法的存在。你會開始重新注意到單復數的問題,使用to還是使用for的問題,在不同的時間段應該使用不同的時態問題等等。然后,你會發現有很多是需要記憶的,例如哪些動詞是和for而不是和to結合的,這個時候,作為程序員的你已經發現了問題,根本不需要記憶,最多你全部使用to,然后弄一個速查表,修訂的時候從速查表里find/replace下就好了。

(未完、待續)

詞典

閱讀英文文章,不可避免需要有英語詞典,這里推薦幾個英文詞典:

  • 必應詞典,在windows上有快捷鍵調出,很方便。
  • 有道詞典,Mac上可以用這個。
  • Mac和IOS可以用系統自帶的詞典查閱,選中單詞有長按即可彈出,這個很方便。有很多單詞這個系統自帶的詞典是沒有英/中翻譯的,我一開始不習慣,但是用的多了,慢慢也會看一些英/英翻譯,發現英/英翻譯反而是更好的選擇,你通過理解英/英的句子上下文去理解單詞是更好的。
  • 因此,你可以主動把一個單詞拿去google.com/bing.com查閱,如果是關鍵術語,一般也會查到對應的wiki/tutorial文章,那就更好。
  • 那么,推薦這個 www.urbandictionary.com 俚語詞典,都是英/英解釋,比如下面兩個英/英術語互相索引,閱讀后就很好的理解了詞義。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