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Linux系統安裝時分區的選擇


場景:對於Linux系統的分區總是迷迷茫茫的,還是實踐少,基礎不牢。

以前初識Linux時,對Linux系統安裝時分區的選擇,一點都不了解,導致幾次沒法進行下一步安裝,因此就靜下心來,專門拿出時間研究了研究這方面的知識;

以下內容就是以前通過研究Linux安裝過程中分區的知識總結出來的一些知識;貼上來,做個備份,也希望對Linux初學者有一些幫助。

1 直奔主題

一般來說,在linux系統中都有最少兩個掛載點,分別是/ (根目錄)及 swap(交換分區),其中,/ 是必須的;

詳細內容見下文:

建議掛載的幾大目錄:

/-------根目錄,唯一必須掛載的目錄。不要有任何的猶豫,選一個分區,掛載它!(在絕大多數情況下  有2G的容量應該是夠用了。當然了,很多東西都是多多益善的)

swap----交換分區,可能不是必須的,不過按照傳統,並且照顧到您的安全感,還是掛載它吧。它的容量  只要約等於您的物理內存就可以了,如果超過了您物理內存兩倍的容量,那絕對是一種浪費。

/home---這是您的家目錄,通常您自己創建的文件,都保存在這里,您最好給它分配一個分區

/usr----應用程序目錄。大部分的軟件都安裝在這里,如果您計划安裝許多軟件,建議也給它分配一個分區

/var----如果您要作一些服務器方面的應用,可以考慮給它分配一個較大的分區

/boot---如果您的硬盤不支持LBA模式(不太可能),您最好掛載它,如果掛載,將它掛載在硬盤的第一個  分區,應該比較穩妥。一般來說,掛載的分區只要100M大小就足夠了

是否要將這幾個掛載點獨立分割出來則視你的規划需求而定。可參考以下建議:

1.初次接觸的新手或硬盤空間有限Desktop的安裝建議:

 掛載點 裝置 說明 /           /dev/hda1        可用空間-swap大小后的所有空間    

   swap       /dev/hda2         大約內存大小 建議至少512MB 

 

2.高級用戶Desktop的安裝建議:

 掛載點 裝置 說明    

   /               /dev/hda1                10~15G足矣    

   /home       /dev/hda2              最大的剩余空間    

   swap         /dev/hda5         大約內存大小(建議至少512MB)       

或者      

 掛載點 裝置 說明 /               /dev/hda1                10~15G足矣    

      /home       /dev/hda2              最大的剩余空間    

      /boot        /dev/hda3                 100MB即可    

      swap         /dev/hda5         大約內存大小(建議至少512MB)    

 

3.高級Server用戶的安裝建議:

 掛載點 裝置 說明  

     /               /dev/hda1               10~15G足矣    

    /home       /dev/hda2              最大的剩余空間    

    /boot         /dev/hda3                100MB即可    

    swap         /dev/hda5        大約內存大小(建議至少512MB)    

    /var          /dev/hda6      視服務器功能決定大小,至少需要1GB以上  

或者

 掛載點 裝置 說明 
   /             /dev/hda1               10~15G足矣    

   /home         /dev/hda2              最大的剩余空間的一半    

   /boot          /dev/hda3                100MB即可    

   swap           /dev/hda5        大約內存大小(建議至少512MB)    

   /var            /dev/hda6      視服務器功能決定大小,至少需要1GB以上    

   /usr            /dev/hda7              最大的剩余空間的一半

 注1:Linux下沒有分區,只有掛載點,類似於Window下的分區

 注2:swap的大小約等同你的內存大小,或稍大即可,建議至少設置512MB 注3:關於文件系統    在windows下,我們常見到的文件系統有 FAT、 FAT32、 NTFS

在linux里可使用的文件系統有:

       Ext2:早期的格式,不支持日志功能    

   Ext3:ext2改良版,增加了日志功能,是最基本且最常用的使用格式了        

   Ext4:針對ext3系統的擴展日志式文件系統,是ext3文件系統的后繼版本          

   ReiserFS:也有日志功能,其特點是處理小檔案時速度快。          

   XFS:穩定與高效,在大小檔案混合的系統里有優越的表現。          

   JFS:特色是最不占用CPU資源,如果你的電腦老舊那么這是最好的選擇。

2  分區說明

為強調重點,把圖中重要內容,再寫一遍。

/         根目錄        ext3       hda1

/home    用戶目錄        ext3        hda2

Swap     交換分區        swap       hda3

對hda1的解釋:

hd:IDE硬盤。如果是SCSI硬盤,則為sd,這個只能記住,沒有更好的辦法。

a:: 第一塊硬盤。如果是第二塊硬盤,則為b,依此類推c,d……

1: 主分區。其中1,2,3,4都是主分區,從第5開始為邏輯分區,最大到16

磁盤容量與主分區、擴展分區、邏輯分區的關系:

硬盤的容量=主分區的容量+擴展分區的容量

擴展分區的容量=各個邏輯分區的容量之和

一塊物理硬盤只能有: 一到四個主分區(但其中只能有一個是活動的主分區),或一到三個主分區,和一個擴展分區。分別對應hda1,hda2,hda3,hda4.

可以參考:http://www.cnblogs.com/lixuwu/p/6100531.html

3 計算機中的存儲單位

計算機的存儲單位:
計算機存儲單位一般用B,KB,MB,GB,TB,PB,EB,ZB,YB,BB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1KB (Kilobyte 千字節)=1024B----------------------------------------------------------------------- 1K=10^3千

1MB (Megabyte 兆字節 簡稱“兆”;萬進級計數法中是“百萬”字節;)=1024KB-----------1M=10^6兆

1GB (Gigabyte 吉字節 又稱“千兆”;萬進級計數法中是“十億”字節)=1024MB------------1G=10^9吉

1TB (Trillionbyte 太字節;萬進級計數法中是“兆”字節)=1024GB----------------------------1T=10^12太

1PB(Petabyte 拍字節;萬進級計數法中是“千兆”字節)=1024TB-------------------------1P=10^15拍

1EB(Exabyte 艾字節;萬進級計數法中是“百京”字節)=1024PB--------------------------1E=10^18艾

1ZB (Zettabyte 澤字節;萬進級計數法中是“十垓”字節)= 1024 EB--------------------------1Z=10^21澤

1YB (Yottabyte 堯字節;萬進級計數法中是“秭”字節)= 1024 ZB-----------------------------1Y=10^24堯

1BB (Brontobyte 萬進級計數法中是“千秭”字節)= 1024 YB------------------------------------1BB=10^27[1] 

注:“兆”在“千進級計數法”中,為“百萬”級數量單位;而“兆”在“萬進級計數法”中,是指“萬億”。如果有不懂“萬進級計數法”計數單位的名稱者,請查“數字”的百度百科。這其中每個字節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24。1024是2 的10次方。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