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系統安裝與分區指南


wsl系統雖然在運行速度上不亞於ubuntu系統,但是有一個弱點:內存占用較高,喜歡吃內存。下面是ubuntu18.04.5LTS系統安裝與分區過程:

step01:下載鏡像iso文件在本地(~20 min)

系統鏡像iso文件,通常有2G左右。官網下載比較慢(網址https://ubuntu.com/download/desktop),國內鏡像(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releases/)下載稍快。

這里下載ubuntu-18.04.5LTS版本的,網址為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releases/18.04/ubuntu-18.04.5-desktop-amd64.iso

step02:制作u盤啟動盤(~15 min)

這一步的目的是將iso系統文件刻錄在u盤上,刻錄的軟件用的是 Universal USB installer(下載網址https://universal-usb-installer.en.softonic.com/  )

格式化插入的u盤,安裝好Universal USB installer之后,點擊step1選擇系統(這里是ubuntu),點擊step2選擇iso系統文件的路徑,點擊step3選擇插入的u盤,點擊creat即可。

step03:重啟電腦BIOS設置(1min)

重啟電腦,上電自檢,出現電腦廠家的圖標后鍵盤按F1,進入BIOS設置,找到含有USB字母的選項(通常在高級Advance選項里),選擇從usb開始啟動,保存並啟動電腦。

step04:自定義分區(1min)

安裝之前會選擇語言,地區,安裝位置。其中分區需要提前規划好!有如下選擇:不覆蓋之前的系統(需要在第一步之前預留出來子系統需要的磁盤大小),清空磁盤並覆蓋之前的系統,自定義。

這里選擇自定義。我的台式機有 100 GB 的機械硬盤+1 TB 的固態硬盤,因此按照默認的安裝方式會把系統安裝在 100 GB 的機械硬盤上,這樣需要每次開機都用mount命令把 1 TB的固態硬盤掛載在系統里。因此我們要自定義分區方式:

在選中的磁盤之后,點擊左下角“+”新建分區。分別把以下四個分區建立,注意,不要把u盤啟動盤也划進分區,否則需要從頭再來。

step 分區 格式 目錄 大小 備注
01 邏輯分區 交換空間 swap 32GB機械 內存不夠時調用這里的
02

邏輯分區

ext4 /boot 68GB機械 引導分區
03 主分區 ext4 / 100GB(SSD) linux系統根目錄的位置
04 邏輯分區 ext4 /home 800GB(SSD) 磁盤剩余空間留在這里

分區搞定。

step05:安裝完成(5min)

選擇語言,國家,地區,即可安裝完成。ctrl+alt+T打開終端輸入命令 “df -h” 或者命令 “sudo sfdisk -l” 即可查看磁盤掛載情況。

接下來的配置下一篇寫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