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arkdown用法與R語言動態報告
數據分析用R語言非常便捷,因為R語言的社區強大,並且在不斷更新和完善,提供了各種分析利器。Knitr和Rmarkdown包則是數據分析中的動態報告利器。
下面是一份輸出HTML文檔的Rmd文件。備忘---
# 一級標題(#+空格+文字)
## 二級標題(##+空格+文字)
。。。。。。。
。。。。。。。
##### 五級標題
### 無序列表
運動:
- 籃球
- 足球
### 有序列表
排名:
1. 第一名
2. 第二名
3. 第三名
## 嵌入代碼
把r換成python,就可以嵌入python代碼
```{r, warning=TRUE}
1:20
```
### 鏈接
<http://rpubs.com/loness/167347>
[點擊查看](http://rpubs.com/loness/167347)
### 插入R代碼
```{r}
x<-seq( 0,2*pi,0.2 )
y<-sin( x )
plot( x,y )
```
### 其他
1. 注意新行是在每行的末尾加兩個以上的空格
2. 可以在markdown中插入HTML,但不是R代碼中。例如:<a href="http://rpubs.com/loness/167347">點擊進入</a>
### 再次插入R代碼
```{r}
1+1
```
參數1
eval: (TRUE; 邏輯):是否執行代碼
tidy: (TRUE; 邏輯):是否整理代碼
prompt: (FALSE; 邏輯):是否添加引導符’>‘
highlight: (TRUE; 字符):是否高亮代碼
size: (’normalsize’; 字符):大小 background: (‘#F7F7F7’; 字符或數值):背景顏色
comment: (‘##’; 字符):結果輸出前綴符號
echo: (TRUE; 邏輯或數值):是否輸出代碼或輸出哪些行
results: (‘markup’; 字符): 裝裱輸出(‘markup’)、原樣輸出(‘asis’)、隱藏(‘hide’)
warning, error, message: (TRUE; 邏輯):是否顯示相應信息
split: (FALSE; 邏輯):是否剝離代碼和文本到外部文件
include: (TRUE; 邏輯):是否保留代碼或結果到最終文檔
參數2
fig.path: (‘figure/’; 字符):圖片路徑,支持前綴模式(‘figure/prefix-’)
fig.keep: (‘high’; 字符):保存圖形類型,高級圖形(‘high’)、不保存(‘none’)、所有圖形(‘all’)、第一張(‘first’)、最后一張(‘last’)
fig.show: (‘asis’; 字符):展示方式,緊隨代碼輸出(‘asis’)、最后統一輸出(‘hold’)、動畫輸出(‘animate’)
dev: (LaTeX 為’pdf’, HTML/markdown 為’png’; 字符):輸出設備,knitr 支持很多種設備
fig.width, fig.height: (7; 數值):圖片文件的寬、高(英寸2.54cm 為單位)
out.width, out.height: (NULL; 字符):圖片在輸出文檔中的寬、高
fig.align: (‘default’; 字符):對齊方式,不做調節(‘default’)、左(‘left’)、右(‘right’)、居中(‘center’)
interval: (1; 數值):動畫參數,切換畫面時間,單位為秒

***
Markdown 指南
常用語法幫助
最常見的 Markdown 格式選項和鍵盤快捷鍵:
輸出后的效果 | Markdown | 快捷鍵 |
---|---|---|
Bold | **text** | Ctrl/⌘ + B |
Emphasize | *text* | Ctrl/⌘ + I |
~~text~~ | Ctrl + Alt + U | |
Link | [title](http://) | Ctrl/⌘ + K |
Inline Code |
`code` | Ctrl/⌘ + Shift + K |
Image |  | Ctrl/⌘ + Shift + I |
List | * item | Ctrl + L |
Blockquote | > quote | Ctrl + Q |
H1 | # Heading | |
H2 | ## Heading | Ctrl/⌘ + H |
H3 | ### Heading | Ctrl/⌘ + H (x2) |
標題
標題能顯示出文章的結構。行首插入 1-6 個 # ,每增加一個 # 表示更深入層次的內容,對應到標題的深度由 1-6 階。
- H1 :
# Header 1
- H2 :
## Header 2
- H3 :
### Header 3
- H4 :
#### Header 4
- H5 :
##### Header 5
- H6 :
###### Header 6
文本樣式
- 鏈接 :
[Title](URL)
- 加粗 :
**Bold**
- 斜體字 :
*Italics*
- 刪除線 :
~~text~~
- 高亮 :
==text==
- 段落 : 段落之間空一行
- 換行符 : 一行結束時輸入兩個空格
- 列表 :
* 添加星號成為一個新的列表項。
- 引用 :
> 引用內容
- 內嵌代碼 :
`alert('Hello World');`
- 畫水平線 (HR) :
--------
圖片
使用 Markdown 將圖像插入文章,你需要在 Markdown 編輯器輸入 ![]()
。 這時在預覽面板中會自動創建一個圖像上傳框。你可以從電腦桌面拖放圖片 (.png, .gif, .jpg) 到上傳框, 或者點擊圖片上傳框使用標准的圖像上傳方式。 如果你想通過鏈接插入網絡上已經存在的圖片,只要單擊圖片上傳框的左下角的“鏈接”圖標,這時就會呈現圖像 URL 的輸入框。
想給圖片添加一個標題, 你需要做的是將標題文本插圖中的方括號,e.g;
![This is a title]()
.
腳注
使用這樣的占位符號可以將腳注添加到文本中: [^1]
. 另外,你可以使用“n”而不是數字的 [^n]
所以你可以不必擔心使用哪個號碼。在您的文章的結尾,你可以如下圖所示定義匹配的注腳,URL 將變成鏈接:
[^1]: This is my first footnote
[^n]: Visit http://ghost.org
[^n]: A final footnote
寫代碼
添加內嵌代碼可以使用一對回勾號 `alert('Hello World')`.對於插入代碼, Ghost 支持標准的 Markdown 代碼和 GitHub Flavored Markdown (GFM)。標准 Markdown 基於縮進代碼行或者4個空格位:
<header>
<h1>{{title}}</h1>
</header>
GFM 使用三個回勾號 ```
´´´
<header>
<h1>{{title}}</h1>
</header>
´´´
# 具體例子
計算
```{r}
library(DT)
datatable(iris)
summary(iris)
```
散點圖
```{r}
library(plotly)
plot_ly(data = iris, x = Sepal.Length, y = Petal.Length, mode = "markers",
color = Species)
```
時間序列圖
```{r}
p <- plot_ly(economics, x = date, y = uempmed, name = "unemployment")
p %>% add_trace(y = fitted(loess(uempmed ~ as.numeric(date))), x = date)
```
轉自:
-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03989
- http://www.cnblogs.com/steamed-bread/p/534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