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數據報首部解析


一、IP數據報首部的格式,普通20字節。 

  • 4位版本號:當前4--IPv4。
  • 4首部長度:首部長度
  • 8位服務類型TOS: 3bits(優先權)+ 4bits(類型--最小延遲+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最小費用)+ 1bits(未用,置0)。大多數實現都不支持TOS設置。

二、不同應用建議的TOS值如下:

  • 16位總長度:總長度-首部長度=》IP數據報數據起始位置及長度。16bits=2byte,最大數據報長度65535。當數據分片時,此字段變化。

  • 16位標識字段:唯一的標識每一份主機發送的數據報,每發送一份,值就會加1。

  • 8位生存時間(TTL):設置了數據包可以經過的最多路由數。數據包的生存時間,初始值由源主機設置(通常32或64),沒經過一個處理的路由器減1,當值為0時丟棄,並發送ICMP報文回主機。

  • 8位協議:表明數據屬於哪一層,1--ICMP,2--IGMP,6--TCP,17--UDP等。

  • 16為首部檢驗和:根據IP首部計算的檢驗和碼。檢驗和置0,然后每16bits進行二進制反碼求和。結果存於檢驗和中。接收方同樣進行二進制反碼求和。結果為1則正確。

  • 32位源IP地址。

  • 32位目的IP地址。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