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IP數據報格式分析


IP數據報格式

(除選項外的報頭區總共20個字節)

1)版本:IPV4/IPV6

 

2)頭長度:報頭區長度,用於計算數據區的開始位置,比如頭長度為6,代表報頭區長度為6*4個字節,頭長度的單位為4字節,所以報頭區長度不為4字節的倍數時必須填充字節,滿足倍數要求

 

3)服務類型TOS:

IP數據報中的服務類型格式

8位二進制,用於規定本數據報的處理方式

1.優先權(0-7):數字越大,表示該數據報的優先級越高,網絡中的路由器可以使用優先級進行擁塞控制,如當網絡發生堵塞時可以根據數據報的優先級來決定數據報的取舍

2.短延遲位D:該位為1代表數據報請求以短延遲信道傳輸,0表示正常延時

3.高吞吐量位T:該位為1代表數據報請求以高吞吐量信道傳輸,0表示普通

4.高可靠位R:該位置為1時代表數據報請求以高可靠信道傳輸,0表示普通

5.保留位:沒有使用

下面是各網際協議的IP數據報的服務類型TOS的值:

各網際協議IP數據報的TOS值

從上表可以得到的結論:

對於與用戶直接交換的,一般選用短延時

對於有大量數據傳輸的,一般選用高吞吐量

對於傳輸控制信息的,一般選用高可靠

 

4)總長度

IP數據報的總長度(報頭區+數據區),總長度理論長度為2的16次方(65536)字節,但由於物理網絡限制,遠遠達不到這個理論值

 

5)標識:相同的標識可以使得分片后的各數據報片最后能正確的重新組裝成原來的數據報

 

6)標志:標志為1代表后面“還有分片”的數據報

 

7)片偏移:在較長的分組分片后,某片在原組中的相對位置,片偏移以8個字節為單位,也就是說每個分片的長度都是8的倍數

 

8)生存時間TTL:指定了IP數據報可以在網絡中傳輸的最長時間,實際中設置為最大經過的路由器跳數,經過1個路由器,TTL就減去1,當TTL為0還沒有到達目的地時就丟棄該IP數據報

TTL為1代表該數據報只能在本局域網中傳輸,TTL最大為2的8次方255

TTL存在的目的就是避免數據報在網絡中不斷的兜圈子,白白的消耗網絡資源

 

9)上層協議:指明該IP數據報使用的是傳輸層的那種協議

 

10)首部校驗和:采用反碼求和的方式校驗數據報的首部,路由器進行首部校驗【不能絕對的保證首部不出問題,只能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保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