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3: 軟件和芯片的發展有什么相互依賴,相互拉動的關系? 能否舉例說明?


首先,軟件的發展依賴於芯片。如果芯片的處理能力有限,則人們不會去開發一個高負載的軟件放到這個芯片上去運行。例如,在智能手機問世初期,承載的芯片計算能力非常有限,只能承擔通話和基本的娛樂活動,如果游戲廠商不考慮芯片性能,開發一個高清畫質,實時渲染的3D游戲,必定會因為用戶體驗極差而慘遭淘汰。2007年,vista正式向普通用戶發售,但由於在軟件中增加太多的變更和功能從而使軟件變得龐大而臃腫,特別是當它運行在老的硬件設備上時,“軟件膨脹”嚴重減緩了Windows Vista的運行速度[1],那時大部分家庭的計算機不能流暢地支持vista系統的運行,而又不希望為了換一款操作系統而去購買一台價格昂貴的計算機,導致vista的推廣之路極其坎坷。雖然vista相比XP具有里程碑似的進步,但受用戶芯片的限制,它沒有很好地流行起來,而幾年之后的Windows 7卻創造了輝煌。


其次,芯片的發展依賴於軟件的需求。如果軟件對芯片的處理能力沒有更高的需求,芯片廠商不會投入資金去開發新的芯片。例如,在小型嵌入式設備(比如電飯煲)中,可能軟件只是需要完成倒計時的功能,為了這個需求去開發一款24核48線程的Xeon處理器,再使用2560流處理器的GTX1080來控制時間顯示屏的“渲染”,顯然是很可笑的。

 

總的來說,軟件和芯片的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軟件的發展需要芯片有更高的計算能力,芯片的發展需要軟件有更高的計算需求。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游戲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FC游戲風靡全球,但由於芯片處理能力有限,只能使用粗糙的畫質和很有限的游戲內容,但玩家對游戲的需求促進了廠商去開發更好的芯片和游戲,即使到了今天,個人計算機可以運行許多大型游戲,但人們對游戲的體驗依然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軟件和芯片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依然會進行下去。

 

參考資料:[1] http://tech.sina.com.cn/s/2008-11-04/0950861096.shtml

博客編輯:劉凱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