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SSD-主控、閃存和固件


  • 固態硬盤
    • SSD Solid State Drives
    • 用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制成的硬盤
    • 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
    • 廠商只需購買NAND存儲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態硬盤
    • NAND:計算機閃存設備
    • 存儲介質分為兩種:
      • 基於閃存類:采用FLASH芯片作為存儲介質,如筆記本硬盤、U盤等,擦寫次數普遍3000左右
      • 基於DRAM類:應用范圍窄,非主流設備
    • 基本結構
      • 基於閃存的固態硬盤是主要類別,內部構造簡單
      • 主體實質是一塊PCB板
      •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電路板
      • 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是控制芯片、緩存芯片(低端無)、閃存芯片(存儲數據)
      • 閃存芯片分為SLC、MLC、TCL
    • 影響固態硬盤性能的幾個主要因素是:主控芯片、NAND閃存介質和固件
      • 固件:Firmware
        • 指寫入EROM(可擦寫只讀存儲器)或EEPROM(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中的餓程序
        • 指設備內部保存的設備的驅動程序
        • 通過固件,操作系統才能按照標准的設備驅動實現特定機器的運作
        • 固件擔任一個系統最基礎最底層工作的軟件
        • 用戶可以通過特定的刷新程序進行升級
        • 如主板上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就是固件
        • 原來寫在ROM上,之后不可變,后來采用EPROM,可擦寫編程ROM,就可以進行固件升級了
  • SSD分析
    • SSD組成的主要部件:主控芯片、NAND閃存芯片、固件算法
    • HDD(Hard Disk Drive)運行靠機械驅動頭,馬達,盤片,磁頭搖臂等,95%時間消耗在機械部件的搖臂上
    • SSD用集成電路PCB卡代替傳統的機械硬盤
    • 主控
      • 嵌入式芯片,類似CPU
      • 主流控制器:Marvell/SandForce/Samsung/Indilinx
    • 固件
      • 主控按照固件中的程序,執行信號處理,壞塊管理等
    • 閃存
      • SLC、MLC、TLC
      • SLC顆粒:每個存儲單元表示1bit,MLC-2bit,TLC-3bit
      • 一個存儲單元存儲位數越多,自然容量越大,但帶來可靠性、耐用性和性能的降低
  • SSD接口
    • STAT 6Gbps
      • STAT Revision 3.0的一個參數標准,相對於2.0
      • 准確稱呼是STAT III,接口速度6Gbps
    • mSTAT
      • STAT協會開發的新的mini-SATA(mSTAT)接口控制器的產品規范
      • 廣泛用在超極本、商務本等追求小型化的筆記本電腦中
      • 速度依然是6Gbps
    • M.2
      • M.2原名NGFF接口
      • 為超極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標准,一取代mSTAT接口
      • 傳輸性能遠勝於mSTAT,隨着STAT接口瓶頸不斷凸顯,主板廠商開始預留M.2接口
      • M.2接口可以同時支持STAT及PCI-E通道,后者更容易提高速度
    • PCI-E
      • 在STAT接口的SSD發展之初,PCI-E接口的SSD就出現了
      • 因為其他SSD無論采用什么接口,最終都由SATA向原生PCI-E走近
      • PCI-E接口的SSD直接一步到位
      • PCI-E最初多用於企業級市場,成本較高
    • STAT Express
      • 通過STAT 6Gbps接口改造的,並不普及
      • 向下兼容STAT 6Gbps接口
  • 參考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