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 USART接收不定長數據


IDLE中斷什么時候發生?

IDLE就是串口收到一幀數據后,發生的中斷。什么是一幀數據呢?比如說給單片機一次發來1個字節,或者一次發來8個字節,這些一次發來的數據,就稱為一幀數據,也可以叫做一包數據。

如何判斷一幀數據結束,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問題。因為很多項目中都要用到這個,因為只有接收到一幀數據以后,你才可以判斷這次收了幾個字節和每個字節的內容是否符合協議要求。

看了前面IDLE中斷的定義,你就會明白了,一幀數據結束后,就會產生IDLE中斷。這個中斷真是太TMD有用了。省去了好多判斷的麻煩。

如何配置好IDLE中斷?

下面我們就配置好串口IDLE中斷吧。

這是串口CR1寄存器,其中,對bit4寫1開啟IDLE中斷,對bit5寫1開啟接收數據中斷。(注意:不同系列的STM32,對應的寄存器位可能不同)

(RXNE中斷和IDLE中斷的區別?

當接收到1個字節,就會產生RXNE中斷,當接收到一幀數據,就會產生IDLE中斷。比如給單片機一次性發送了8個字節,就會產生8次RXNE中斷,1次IDLE中斷。)

這是狀態寄存器,當串口接收到數據時,bit5就會自動變成1,當接收完一幀數據后,bit4就會變成1.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斷函數里面,需要把對應的位清0,否則會影響下一次數據的接收。比如RXNE接收數據中斷,只要把接收到的一個字節讀出來,就會 清除這個中斷。IDLE中斷,如何是F0系列的單片機,需要用ICR寄存器來清除,如果是F1系列的單片機,清除方法是“先讀SR寄存器,再讀DR寄存 器”。(我怎么知道?手冊上寫的)

下面以STM32F103為例給出源程序。

我們先來看程序中的主要部分。

如果你原來的串口初始化函數具有打開串口接收中斷的話,實際上就是在初始化函數中多了一條打開空閑中斷的語句。

串口中斷函數

串口中斷函數里面,最重要的兩條語句,就是上圖中圈出來的兩條語句。第一條語句用來判斷是否接收到1個字節,第二條語句用來判斷是否接收到1幀數據。(是不是感覺超級方便?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如何判斷是否接收完1幀數據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