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虐了,做某公司筆試時,發現自己連個Fragment的生命周期都寫不詳細。平時敲代碼,有開發工具的便利,有網上各大神的文章,就算忘了也很容易的可以查到,但當要自己不借助外界,卻發現自己似乎對該知識點並不是很理解。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好筆記。本篇隨筆介紹的是Fragment,這類的文章網上很多,題主還是個小渣,就只是簡單的記錄,借機鞏固基礎,如果有理解錯的地方,還望指點一下。
Fragment介紹
關於Fragment的介紹網上很多,有說是用來支持不同屏幕手機的布局的,官網上也介紹說能給用戶提供一種動態、靈活的交互體驗。
但對於一個新手來說,學習的層面,很少需要去考慮到適配不同屏幕手機的需求。畢竟新手更多的是學習一個知識點如何使用,而不是做一個產品出來。所以新手對Fragment接觸的頻率可能會比較少,畢竟簡單的程序Activity就可以滿足了。
題主也是小渣一枚,對於Fragment的理解,更多的是覺得它的動態增加、移除、替換非常實用。
因為新手學習常常是模仿一些比較出名的App,很多App都會有統一的標題欄、底部欄之類的,更換的只是內容區的界面,這種情況如果還只是用Activity來實現,項目里就會有大量重復的代碼,后期需要修改某個地方,將是一件恐怖的事。所以,這時候使用Fragment就非常好了。
Fragment生命周期
Fragment是依附於Activity存活的,網上也說可以將Fragment看成是迷你型的Activity,這樣一來,Fragment的生命周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先附上張圖:
因為Fragment是依附於Activity的,所以當Activity執行完onCreate后,Fragment也就相應的執行它的回調函數。
這里也很好理解,首先是先關聯,關聯成功后創建對象,接着創建視圖。摧毀時正好反過來,先摧毀視圖,然后摧毀對象,最后再取消關聯。其他回調函數都跟Activity一樣。
剛學習時可以把日志打印出來,自己琢磨幾遍也就清楚流程了,如下圖:
①onCreate --> onResume (onResume后Activity/Fragment就處於運行狀態:可見,有焦點,可交互)
②onStop --> onRestart --> onResume (當活動從后台重新進入前台時執行的回調函數)
③摧毀過程
Fragment使用
首先是了解,了解完后就要開始學習該怎么使用了。網上都介紹說有兩種方式,靜態和動態。其實也就是要么在布局文件xml中直接把Fragment當成普通的組件使用,要么在java代碼中動態的添加、替換、移除。有些類似於廣播的使用方式。
①靜態使用
首先先創建一個Fragment的布局文件:fragment_phone.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gravity="center"
android:text="PHONT" />
</LinearLayout>
然后創建一個FragmentPhone類繼承自Fragment:FragmentPhone.java
public class FragmentPhone extends Fragment {
@Nullable
@Override
public View onCreateView(LayoutInflater inflater, ViewGroup container, 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Log.d(TAG, "onCreateView");
return inflater.inflate(R.layout.fragment_phone, container, false);
}
}
至於為什么要創建這個類,題主的理解是:因為要把Frament當成普通的組件在布局文件中使用,但Fragment的布局是由我們自己定義決定的,所以可以把它當成是自定義組件,那就按照自定義UI的方式來操作了。
onCreateView也就類似於Activity的onCreate,我們需要在這里為我們的Fragment指定相應的布局文件。
最后就是在Activity的布局文件中使用: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lative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app="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uto"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pp:layout_behavior="@string/appbar_scrolling_view_behavior"
tools:context="com.iwin.fragment01.MainActivity"
tools:showIn="@layout/app_bar_main">
<fragment
android:name="com.iwin.fragment01.FragmentPhone"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
</RelativeLayout>
使用fragment標簽,和android:name屬性來指定具體的Fragment就大功告成了。
總結下,靜態使用方法:創建Fragment布局文件 ---> 創建FragmentPhone類繼承Fragment,在onCreateView方法中指定布局文件 ---> 使用fragment標簽和android:name屬性來指定使用哪個Fragment。
②動態使用
首先創建Fragment布局文件,跟靜態使用時第一步一樣。
然后創建Fragment***類繼承Fragment,在onCreateView方法中指定布局文件,仍然跟靜態使用的第二步一樣。
最后在Activity類的onCreate方法中使用: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FragmentPhone fphone;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Log.i(TAG,"onCre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if (savedInstanceState == null){
FragmentManager fm = getFragmentManager();
FragmentTransaction ft = fm.beginTransaction();
fphone = new FragmentPhone();
ft.add(R.id.content,fphone);
ft.commit();
}
}
}
先獲取FragmentManager的對象,然后開啟一個事務,指定操作(添加,替換,移除,隱藏等),最后提交事務就可以了。
至於為什么要通過事務來操作Fragment,題主的理解是:因為一個過程我們可以指定多個操作,比如隱藏當前Fragmetn,然后再添加一個新的Fragment進來等等,如果在完成部分操作時程序出問題了,那么這時界面就會處於一個奇怪的現狀。而事務可以保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一個都不做。
其實也就是從數據庫的事務概念來理解了,也不知道對不對,至少這樣理解可以加深點印象。
對Fragment的操作(添加,替換,移除等)需要通過FragmentTransaction提供的API來操作,FragmentRransaction實例可以通過FragmentManager類的benginTransaction()獲得。而FragmentManager的實例則可以通過Activity的getFragmentManager()獲取。
**對Fragment的操作示例:(ft是FragmentTransaction 的一個實例對象。) **
添加
ft.add(R.id.content,fphone);
第一個參數是指定一個來放置你的Fragment的ViewGroup(FrameLayout等),第二個參數就是一個Fragment的實例對象。
替換
ft.replace(R.id.content,fcamera);
參數同上。
**總結下,動態使用Fragment前兩步跟靜態一樣,需要創建Fragment布局文件和類 ---> 通過Activity的getFragmentManager()獲取FragmentManager實例 ---> 通過FragmentManager的beginTransaction()獲取FragmentTransaction的實例 ---> 調用獲取FragmentTransaction的API,如ft.add(要放置Fragment的ViewGroup,Fragment實例) ---> 提交事務如ft.commit() **
暫時就先記錄這些基礎的知識點了,后面等用多了Fragment,對於與Activity的通信,以及一些其他特殊的用法熟悉了再來做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