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參數確定原則:
①、網絡節點 網絡輸入層神經元節點數就是系統的特征因子(自變量)個數,輸出層神經元節點數就是系統目標個數。隱層節點選按經驗選取,一般設為輸入層節點數的75%。如果輸入層有7個節點,輸出層1個節點,那么隱含層可暫設為5個節點,即構成一個7-5-1 BP神經網絡模型。在系統訓練時,實際還要對不同的隱層節點數4、5、6個分別進行比較,最后確定出最合理的網絡結構。
②、初始權值的確定 初始權值是不應完全相等的一組值。已經證明,即便確定 存在一組互不相等的使系統誤差更小的權值,如果所設Wji的的初始值彼此相等,它們將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相等。故而,在程序中,我們設計了一個隨機發生器程序,產生一組一0.5~+0.5的隨機數,作為網絡的初始權值。
③、最小訓練速率 在經典的BP算法中,訓練速率是由經驗確定,訓練速率越大,權重變化越大,收斂越快;但訓練速率過大,會引起系統的振盪,因此,訓練速率在不導致振盪前提下,越大越好。因此,在DPS中,訓練速率會自動調整,並盡可能取大一些的值,但用戶可規定一個最小訓練速率。該值一般取0.9。
④、動態參數 動態系數的選擇也是經驗性的,一般取0.6 ~0.8。
⑤、允許誤差 一般取0.001~0.00001,當2次迭代結果的誤差小於該值時,系統結束迭代計算,給出結果。
⑥、迭代次數 一般取1000次。由於神經網絡計算並不能保證在各種參數配置下迭代結果收斂,當迭代結果不收斂時,允許最大的迭代次數。
⑦、Sigmoid參數 該參數調整神經元激勵函數形式,一般取0.9~1.0之間。
⑧、數據轉換。在DPS系統中,允許對輸入層各個節點的數據進行轉換,提供轉換的方法有取對數、平方根轉換和數據標准化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