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中MessageSource的配置使用方法1[轉]


本文轉載僅供自己學習收錄,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有需要請訪問文章原地址:http://blog.csdn.net/qyf_5445/article/details/8124306

 

Spring定義了訪問國際化信息的MessageSource接口,並提供了幾個易用的實現類。首先來了解一下該接口的幾個重要方法:
  String getMessage(String code, Object[] args, String defaultMessage, Locale locale) 

code表示國際化資源中的屬性名;

 

args用於傳遞格式化串占位符所用的運行期參數;當在資源找不到對應屬性名時,返回defaultMessage參數所指定的默認信息;

 

locale表示本地化對象;

  String getMessage(String code, Object[] args, Locale locale) throws NoSuchMessageException
與上面的方法類似,只不過在找不到資源中對應的屬性名時,直接拋出NoSuchMessageException異常;
  String getMessage(MessageSourceResolvable resolvable, Locale locale) throws NoSuchMessageException

MessageSourceResolvable 將屬性名、參數數組以及默認信息封裝起來,它的功能和第一個接口方法相同。

 

 

 

MessageSource的類結構
MessageSource分別被HierarchicalMessageSource和ApplicationContext接口擴展,這里我們主要看一下HierarchicalMessageSource接口的幾個實現類,如圖5-7所示。

 

                                             圖5-7  MessageSource類圖結構
HierarchicalMessageSource接口添加了兩個方法,建立父子層級的MessageSource結構,類似於前面我們所介紹的HierarchicalBeanFactory。

該接口的setParentMessageSource (MessageSource parent)方法用於設置父MessageSource,而getParentMessageSource()方法用於返回父MessageSource。
HierarchicalMessageSource接口最重要的兩個實現類是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和Reloadable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它們基於Java的ResourceBundle基礎類實現,允許僅通過資源名加載國際化資源。

 

Reloadable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提供了定時刷新功能,允許在不重啟系統的情況下,更新資源的信息。

 

StaticMessageSource主要用於程序測試,它允許通過編程的方式提供國際化信息。

 

DelegatingMessageSource是為方便操作父MessageSource而提供的代理類。
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該實現類允許用戶通過beanName指定一個資源名(包括類路徑的全限定資源名),或通過beanNames指定一組資源名。

 

在代碼清單5-15中,我們通過JDK的基礎類完成了本地化的操作,下面我們使用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來完成相同的任務。讀者可以比較兩者的使用差別,並體會spring所提供的國際化處理功能所帶給我們的好處:

 

啟動Spring容器,並通過MessageSource訪問配置的國際化資源,如代碼清單 5 17所示:

 

 

 

比較代碼清單5-15中的代碼,我們發現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我們無須再分別加載不同語言、不同國家/地區的本地化資源文件,僅僅通過資源名就可以加載整套的國際化資源文件。此外,我們無須顯式使用MessageFormat操作國際化信息,僅通過MessageSource# getMessage()方法就可以完成操作了。這段代碼的運行結果與代碼清單5 15的運行結果完全一樣。
Reloadable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
前面,我們提到該實現類比之於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的唯一區別在於它可以定時刷新資源文件,以便在應用程序不重啟的情況下感知資源文件的變化。很多生產系統都需要長時間持續運行,系統重啟會給運行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時,通過該實現類就可以解決國際化信息更新的問題。請看下面的配置:

 

在上面的配置中,我們通過cacheSeconds屬性讓Reloadable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每5秒鍾刷新一次資源文件(在真實的應用中,刷新周期不能太短,否則頻繁的刷新將帶來性能上的負面影響,一般不建議小於30分鍾)。cacheSeconds默認值為-1表示永不刷新,此時,該實現類的功能就蛻化為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的功能。
我們編寫一個測試類對上面配置的ReloadableResourceBundleMessageSource進行測試:

在①處,我們讓程序睡眠20秒鍾,在這期間,我們將fmt_resource_zh_CN.properties資源文件的greeting.common鍵值調整為:
---How are you!{0},today is {1}---
我們將看到兩次輸出的格式化信息分別對應更改前后的內容,也即本地化資源文件的調整被自動生效了:
How are you!John,today is 1/9/07 4:55 PM
---How are you!John,today is 1/9/07 4:55 PM---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