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5775C之所以被Intel跳過,是因為本身有太多BUG


說起I7-5775C,第五代酷睿處理器,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使用過,也並不清楚他有什么樣的特性。

 

在2015年6月份,我在日本亞馬遜買了一個I7-5775C,從此噩夢就開始了(現在已經換了I7-5820K了,希望不是另外一個噩夢)。

 

這個CPU買回來之后,電腦就一直藍屏,速度其實講真,並沒有比我當時用的I5-4590快多少。不定時藍屏,換Linux啟動都啟動不了,原因不知道從何查起。

一度以為是這個CPU的問題,返給Intel公司兩次,Intel給換了一個全新的(后來知道,其實並不是CPU的鍋)。然后還是藍屏,以為是主板的問題,連續買了5塊Z97(夠蠢的,全是淚),全都藍屏。

 

后來終於在網上查明,是INTEL的鍋,設計有缺陷,TSX指令會有無法預測的執行結果,在9月份前后,微星放出了版本為13的MicroCode,可以修復使用第五代酷睿的微星筆記本產品的死機的問題,應該是在uCode中關閉了TSX指令集(然而軟件檢測還是支持)。

 

我還發了一些教程,說了如何更新微代碼,有兩種方式,更新微代碼后,藍屏死機的問題,算是告一段落了。

 

然而,又發現,這個CPU內存控制器存在缺陷,當使用4條內存的時候(32G),就各種無法啟動,試過很多主板,試過不同的內存,只有華擎可以正常使用,其他的要么BIOS報警,要么出現莫名其妙的現象(開機無自檢,直接進入BIOS內置的EFI SHELL)。

 

I7-5775C跳票很久,發布之后不到2個月,Intel就發布了最新的第六代酷睿,這也使其成了最短命的酷睿系列。總之,螃蟹已經吃了,經驗已經得到了,小眾產品還是少碰。

 

Intel自己都沒好意思宣傳這個CPU。使用了1年,半年在返修的路上。

 

雖然使用I7-5775C的路上碰到了各種問題,並且現在也不再用這顆CPU了,但是集成的顯卡,確實不錯(然並卵,I7-577C多出來的價格,都夠買一個好顯卡的了),如果是用於組裝HTPC,真是沒話說,不用加顯卡,功耗低,性能夠強。

 

附:4、5、6代I7基本參數對比。

以i7型號作為基准對比四代、五代、六代規格
CPU型號  Core i7-6700K Core i7-5775C Core i7-4790K
核心代號 Skylake Broadwell Haswell
接口類型 LGA1151 LGA1150 LGA1150
核心線程 4/8 4/8 4/8
頻率(GHz) 4.0-4.2 3.3-3.7 4.0-4.4
內存支持
DRR3L-1600/DDR4-2133
DDR3-1600 DDR3-1600
內置顯示核心 HD 530 Iris Pro 6200 HD Graphics 4600
EU單元數 24 48 20
三級緩存 8MB 6MB 8MB
四級緩存 - 128MB eDRAM -
制作工藝 14納米 14納米 22納米
解鎖倍頻
TDP 95W 65W 88W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