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當怎樣學習HTML和CSS


目標讀者:web前端小白。大神請繞路

學習一門新技術,應當找一本經典入門書,在兩三天之內快速翻閱完畢,了解其概貌。

然后再制定一個學習路線圖(這個路線圖絕大多數情況下非書本目錄的順序),接着遵循學習路線圖以知識點為單位進行學習。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僅選定一本書作為主要教材,其他學習資源作為重要及必要輔助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每個知識點都要完成“學習強化,總結內化”兩個基本階段。

如此,方能入門。

依照上述邏輯,學習HTML和CSS,不應蹉跎太長時間。

我建議大家找一本書,一定不要是大部頭,最好半天能夠翻完,大體知道HTML和CSS能做到什么,是怎么做到的。

接下來,就要依照知識點勤動手,多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趁手的工具。一周時間,入門足矣。

但這是講給愛學習愛動手的小伙伴的,對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生則不起作用,而對於這種同學,或許什么學習方法都不起作用吧。

在這里有個小故事。

這個學期我教一門叫做《web前端設計與開發》的課程,從一開始便下定決心只教學生代碼語法與應用,不指定編輯器。

這樣做的目的有二:

初級目標是希望學生不要依賴編輯器特別是dreamweaver等可視化編輯器,到頭來以為開發web應用就必須用dreamweaver,只知道用鼠標拖拽自動生成代碼,而網頁上的元素和源碼中哪一個標記對應都搞不明白,更有甚者認為制作web應用就是學會操作dreamweaver,荒唐至極。

更理想一點的目標是希望學生在編碼的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尋找一個提高效率的生產工具,擺脫低效率編碼,總是我就是希望學生能夠自己開動腦筋,做一個聰明的懶家伙,這是成為高階學習者的基本素質。

開學前幾周每節課都強調說雖然老師沒有指定編輯器,但是希望大家自己去網上搜尋一個好用的、適合自己的編輯器,提高自己的編碼效率。

可是半學期過去了,仍有很多同學上課練習的時候打開記事本一個標記一個標記往里敲,心情頓時很復雜。

一方面,雖然預料到了這個情況,並且自己的初級目標也達到了,通過不斷地寫代碼,學生知道了效果是怎么樣來的。

但是另一方面發現學生根本懶得動腦,沒有意識到自己每次重復寫那些通用標記多么沒必要,或者即使意識到了,也懶得去找、去試。

其實,這在普通高等教育里面不是一個很少見的問題。

學生認為自己逃課是賺了、上課不聽講是賺了,掌握的知識夠及格就可以了,多考一分都是浪費,忘記自己是交了學費的。

到頭來要考研考公務員或就業的時候,還要自己花錢參加各種輔導班。

其實,這些他們本應自己做得到,或者求助自己的老師即可做得到。

扯遠了,下一次我教給大家如何快速入門HTML和CSS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