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tml和css概述
1、html的過渡到xhtml
html與xhtml不是兩種語言,它們是一種語言的不同階段,有點類似於文言文和白話文之間的關系。
因為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html的不斷改進,所以說xhtml是html的“嚴謹版”。
詳情了解html介紹: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Zg9Djt-snnwAICod0SKPbXVhm7BqfTrnEUE2As9E201oL8X7mGbLp7hIsXGV5M6hkcb7gBqWY2NTF-d3dY6Za
(1)<!DOCTYPE>的含義與選擇
由於同時存在不同的規范和版本,因此為了使游覽器能夠兼容多種規范,規范中規定可以使用DOCTYPE指令來聲明使用哪種規范解釋該文檔。
舉個例子: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title>無標題文檔</title>
</head>
<body>
主體
</body>
</html>
**上面有兩行紅色字體關於DOCTYPE(文本類型)的聲明,它是告訴瀏覽器使用XHTML 1.0的過渡規范來解釋這個文檔中的代碼。
**第三行中,<html>標記帶有一個xmlns屬性,它稱為“xml命名空間”,具體含義不用深究,不用修改,只要照抄即可。
**注意這段聲明的位置在最開頭。
(2)實際上,XHTML 與 HTML 4.01 標准沒有太多的不同。
它們最主要的不同:
*“標簽名稱”、“屬性名稱”必須用小寫字母。
錯誤:<P>this is example.<P>
正確:<p>this is example.</p>
*XHTML 元素必須被正確地嵌套。
錯誤:<p><span>this is example.</p></span>
正確:<p><span>this is example.</span></p>
*XHTML 元素必須被關閉。
錯誤:<p>this is example.
正確:<p>this is example.</p>
*空標簽也必須被關閉。
錯誤:<br>
正確:<br/>
*XHTML 文檔必須擁有根元素。
所有的 XHTML 元素必須被嵌套於 <html> 根元素中。
*XHTML 中屬性值必須用雙引號括起來。
錯誤:<p class="heading">
正確:<p class="heading">
2、CSS 概述
** CSS (中文名):層疊樣式表 (Cascading Style Sheets)
** css的引入就是為了使html語言更好地適應頁面的美工設計
(1)
** 傳統的html語言要實現頁面的美工設計是十分麻煩的
例如:<h1><font color="red" face="黑體">css標記1</font><h1>
html:
<!doctype html>
<html >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EditPlus®">
<meta name="Author" content="">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title>html的缺點</title>
</head>
<body>
<h1><font color="red"size="5" >css簡介</font><h1>
<p>
<font color="red"size="3" >
HTML 標簽原本被設計為用於定義文檔內容。通過使用 <h1>、<p>、<table> 這樣的標簽,HTML 的初衷是表達“這是標題”、“這是段落”、“這是表格”之類的信息。同時文檔布局由瀏覽器來完成,而不使用任何的格式化標簽。
</font>
</p>
<p>
<font color="red"size="3" >
由於兩種主要的瀏覽器(Netscape 和 Internet Explorer)不斷地將新的 HTML 標簽和屬性(比如字體標簽和顏色屬性)添加到 HTML 規范中,創建文檔內容清晰地獨立於文檔表現層的站點變得越來越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萬維網聯盟(W3C),這個非營利的標准化聯盟,肩負起了 HTML 標准化的使命,並在 HTML 4.0 之外創造出樣式(Style)。
</font>
<p>
</body>
</html>
css的優勢:
<!doctype html>
<html >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EditPlus®">
<meta name="Author" content="">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title>css的優勢</title>
<style type="text/css">
h1{
color:red;
font-size:5px;
}
p{
color:red;
font-size:3px;
}
</style>
</head>
<body>
<h1>css簡介<h1>
<p>
HTML 標簽原本被設計為用於定義文檔內容。通過使用 h1、p、table 這樣的標簽,HTML 的初衷是表達“這是標題”、“這是段落”、“這是表格”之類的信息。同時文檔布局由瀏覽器來完成,而不使用任何的格式化標簽。
</p>
<p>
由於兩種主要的瀏覽器(Netscape 和 Internet Explorer)不斷地將新的 HTML 標簽和屬性(比如字體標簽和顏色屬性)添加到 HTML 規范中,創建文檔內容清晰地獨立於文檔表現層的站點變得越來越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萬維網聯盟(W3C),這個非營利的標准化聯盟,肩負起了 HTML 標准化的使命,並在 HTML 4.0 之外創造出樣式(Style)。
</p>
</body>
</html>
從上面這個很簡單的例子中可以明顯看出,css對於網頁的整體控制單純的html語言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並且后期修改和維護都十分的方便。(上面用到的是標記選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