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復雜的知識,比如《算法導論》



鏈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669531/answer/78601270
來源:知乎

我記得《天龍八部》里有一個場景,虛竹在縹緲峰上看天山折梅手的石刻,幾個侍女也在旁邊看,虛竹看得津津有味,看了很多層,幾個侍女看一會兒就頭昏腦漲,差點走火入魔。虛竹本身具有逍遙派深厚的內功,再加上見識了很多高招,天山折梅手看起來就心有戚戚焉,覺得一招一式都妙趣無窮。侍女們跟着瞎看,看不懂不說,還容易望文生義,走火入魔。
看書也有一定相似,不管是看什么書,計算機類書籍也一樣。功力不深,強練經典,可能浪費時間,還打擊自信心。最后主要時間就在糾結上面了,進展甚微。
不一定非要72絕技一脈相承地練下來,練一身玄門正宗的內外功夫,稱霸武林。剛開始學點太祖長拳,三才劍法之類的“野雞功夫”,哪怕學千蛛萬毒手呢,只要你體會到了武學的奧妙,到最后也是萬法歸一。張君寶背不全九陽神功,會一套羅漢拳,不也創立了武當派嗎。
看不完,很頭疼,你不妨先看看別人的視頻,看看沒那么深的書,見識多了,過了某個時間點,自然就豁然開朗了,再看大部頭,也是心有戚戚焉,覺得每句話都說到心坎里了。或者,有了疑問,去看大部頭里的某一章某一節某一個具體方法,再以點帶面,看更多——但不一定要看完,就像吃魚,有的人不吃魚頭有的人不吃魚尾,各取所需,吸收到營養才是目的。最后從一定高度去重構,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從“術”領會到作者的“道”。
很多大部頭不是從頭到尾讀的,而是查閱式讀的,特別是自學的時候。專業學習,查閱式讀加上計划性讀(比如一周看幾章/節),是比較有效的。大部頭也不是讀一遍就可以的,查閱式讀又不知不覺中又增加了讀的次數,最后對自己感興趣/覺得有用的部分的把握更深。
早上腦子不清楚,說話有些亂,見諒。本人非計算機相關,求輕噴。
======================================================================更新一下:
再說一點本人的拙見。
姑且限定在“對待自學中的大部頭”這個子集里。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誤區,這些誤區就好像“暑假我背一堆書回去,開學實力暴漲碾壓眾人”一樣,對普通人理論上可行,實際做起來卻不是這么回事。
比如上面說的,熠熠生輝的一部部學科經典擺在面前,就像武林世界各門派的武功秘籍都公開了,你一部一部練下來你就成了集大成的頂尖高手。這其實是很中二的思想,把知識和能力等同起來了。最后可能毅力過人,真的看完了,發出感嘆:我懂得這么多,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還有就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把這本經典看十幾遍,你就成了這個領域的高手甚至專家了。你就把《紅樓夢》看一百遍,無非是認字, 背人名清楚了——根本談不上紅學,你需要大量的史學、社會學等知識以及閱歷,才能真正讀出東西來。唐詩三百首,小的時候倒背如流,但什么也不懂,隨着閱歷加深,在特定的情景下,才突然知道一句詩的重量。這也就是我上面說的功力不到,讀不了一些大部頭。
更何況一些大部頭過於注重體系,你就想學做魚香肉絲,他從怎么養豬開始講,看了之后有重復之嫌,更何況很多人養豬都沒看完就看不下去呢!所以說查閱式學習是自學的好途徑,體系化的大部頭很多本來為學院式學習服務的(很多就是名校名系的講義集合),有的是名家的多年研究總結,不適合自學從頭到尾看。把跟自己關系緊密的幾部分查熟了之后,再馬拉松式的每天讀一點,甚至泛泛地大體上把握就可以了。
武俠的時空是靜止的,幾百年前的武功再現也能稱霸武林,而學科日新月異,練出一身經典難,練出一身過時幾十年的武功也是一種悲哀。
談了些對大部頭的看法,覺得搞清楚“為什么”的問題對“怎么做”的問題是有一定幫助的。學海無涯,話題太大,有些駕馭不住;隔行如隔山,只是借比喻談了些泛泛的看法,輕噴。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