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和Unix系統有哪些主要的發行版本
Unix: (非開源傳統商業操作系統)
IBM AIX, HP HP-UX, Sun Solaris,等
各家硬件廠商的發行版本, 往往是和自家的硬件設備綁定的. 各家的Unix命令集可能略有不同.
Linux: (開源,免費的"類UNIX"操作系統. 此處Linux意為GNU/Linux OS而非Linux內核)
Linux發行版本眾多, 大體分為由商業公司維護的商業版本與由開源社區維護的免費發行版本.
詳細發行版本參見 http://blog.csdn.net/ithomer/article/details/9729933
幾個主要發行版本:
Redhat系列:
RHEL(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收費, 5-10年更新一次可基本覆蓋企業級應用的軟硬件生命周期)
CentOS(RHEL的社區版, 免費)
優點: 穩定性好, 適合做服務器, 人群基數大, 教材豐富.
Debian系列:
Debian
社區類Linux中遵循GNU的典范, 穩定, 小巧, 同樣適合做服務器, 但技術資料略少. 且生命周期較之RedHat系列略短, 為3-4年. (LTS-Long Term Support版本可能長至5年)
Ubuntu
源自Debian, 有完善的包管理系統, 易上手, 硬件兼容性好, 是偏桌面的Linux系統. 配合Gnome, KDE, 或者輕巧的XFCE等Linux桌面環境, 界面非常華麗.
關於Gnome和KDE等Desktop, 這里有詳細的對比 http://linuxreviews.org/software/desktops/
Gentoo
和FreeBSD有所淵源的最年輕的Linux系統, 軟件的安裝復雜但性能好, 定制程度高.
免費虛擬機軟件
一般使用VirtualBox或者VMWare Player.
前者有Mac安裝版. 且目前看來性能更好.
在Windows 8.1系統中使用VirtualBox有可能會遇到無法安裝64bit系統的問題, 解決方法:
1. 開啟BOIS->Security中的Virtualization中的兩個選項:
2. 關閉Windows的Hyper-V
CentOS在國內的下載鏡像站點
https://www.centos.org/download/mirrors/
CentOS鏡像又分多個版本:
BinDVD - 需安裝到計算機硬盤才能用, 比較大, 包含大量的常用軟件, 安裝時無需下載.
LiveDVD - 光盤CentOS系統, 通過光盤啟動電腦安裝, 有圖形界面(最小內存需求628M),也有終端.
LiveCD - 精簡的光盤CentOS系統. 體積更小,便於維護使用。有圖形界面.
everything - 完整包, 最大, 涵蓋各種軟件安裝包.
Minimal - Mini的CentOS系統版本. 此外還有網絡安裝版.
各個版本安裝需求:
https://wiki.centos.org/About/Product
安裝步驟
從VirtualBox創建一個新的虛擬機
如果需要可視化界面安裝, 內存不應該小於512M, 硬盤4G+比較合適.
選擇當前虛機, 進入Setting -> System, 設置為光盤啟動.
設置網絡連接方式為橋接: (原因參見文末)
啟動虛擬機, 加載下載好的iso鏡像. 這里以liveCD版本為例.
雙擊Install to Hard Drive開始安裝, 一路next(記住自己的root密碼), 安裝完成, 關機, 在VirtualBox中把啟動順序改回到硬盤優先.
再次啟動, 創建登錄用戶, 如果報錯kdump內存不夠無法自動啟動, 可以暫時忽略.
進入虛擬機, 在Applications->System Tools->Terminal中輸入ifconfig
能看到eth0即可. 和自己的主機相互ping一下看看, 應該要能聯通才對.
如果橋接遇到問題, 可以參考 http://www.cnblogs.com/sgamerv/p/centos_virtualbox_bridge_config.html
安裝VirtualBox增強功能包
在VirtualBox中安裝的Ubuntu, 其Desktop默認分辨率為800*600. 需要安裝VirtualBox增強功能來解決.
參考: http://blog.csdn.net/xubinlxb/article/details/18092297
同時, 增強包還能帶來:
1.無縫模式(seamless windows)
2.更好的顯示效果(更好的分辨率,拉伸虛擬機窗口時,屏幕自動適應)
3.虛擬機與主機共享文件夾,分配數據空間(Shared folders)
4.虛擬機與主機時間同步(Time synchronization)
5.共享剪切板(Shared clipboard,很容易地把虛擬機里的信息復制到主機上)
6.鼠標集成,鼠標自動捕獲(Mouse pointer integration,不再需要按右Ctrl了)
此時Ubuntu會自動加載image到media驅動器中.
Ctrl+Alt+T打開終端, cd到media目錄下, 逐層找到VBboxLinuxAdditions.run文件
輸入sudo sh VBboxLinuxAdditions.run, 等執行完畢, 輸入 sudo reboot重啟虛擬機.
隨后在虛擬機中找到 系統設置->顯示, 調節到你需要的分辨率即可.
我在VirtualBox + CentOS LiveCD版 安裝增強工具時遇到如下問題
解決方案:
打開Terminal, 用su賬戶運行下面的命令 (如果yum失敗, 請檢查虛擬機網絡設置是否正確, 安裝過程中會訪問外網. Host在防火牆后面的情況下尤其要注意, 務必設置正確的proxy和DNS - 見文末)
安裝內核編譯所需的組件
運行yum install kernel-devel gcc
或者yum install kernel-devel, yum install gcc
再使用In命令做符號連接In -s /usr/src/kernels/2.6.xxxxx /usr/src/linux (我的情況這步可以省略)
重啟虛擬機, 再安裝增強工具即可.
參考自 http://www.cnblogs.com/jenry/archive/2013/09/06/3305062.html
虛擬機和主機之間的網絡連接設置:
http://www.cnblogs.com/adforce/archive/2013/10/11/3363373.html
所以一般選擇橋接比較合適.
對於有用到proxy的主機, 橋接之后記得在虛擬機的網絡連接中設置同樣的proxy.
VirtualBox的Proxy設置只是用於VirtualBox這個軟件和互聯網的通訊, 並不能替其中的Virtual Machine做proxy.
如果網絡在防火牆后, 安裝過程中, 使用yum命令報錯:
could not retrieve mirrorlist http //mirrorlist.centos.org/?release=xxxx
說明yum的proxy沒設置好.
解決方法:
打開Terminal, vi /etc/yum.conf
添加 (如果不需要用戶名密碼, 最后兩行可省略)
# The proxy server - proxy server:port number proxy=http://mycache.mydomain.com:3128 # The account details for yum connections proxy_username=yum-user proxy_password=qwerty
參見 https://www.centos.org/docs/5/html/yum/sn-yum-proxy-serv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