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兒了?
這篇是在寫在2016年1月1日。
我在2014年1月1日寫過一遍文章,那是個有個特別意義的一年,從2014年我正式畢業,從學校走向社會的日子,從2014年開始的第一天,我就是屬於一個公司的員工,只是在最后3月份畢業回去學校一周,辦理畢業手續。在14年的那篇文章里,我回顧了學校的學生生涯,以及給自己的2014年做了一個計划。所有的計划的結果,就是所有計划都沒有實現。
在2015年1月1日我又做了計划嗎?可惜的說,去年的今天,我沒有做計划。那天我也不知道我在干嘛,我已經完全忘記了。
今天是2016年1月1日,一早我就決定我要寫點什么來記錄一下自己呢,所以我拒絕晚上一個應酬。晚上吃了點東西,我一個人走在馬路上,聽着歌,思索着這兩年的我是怎么走過來的,以及未來我的路怎么走?現在我聽着“時間都去哪兒了”,來把我想的寫出來。
過去的兩年
在14年的計划中,有一個這樣的計划:每周至少寫一篇文章,不管是技術,還是讀書筆記都可以。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就堅持了兩周,寫了兩篇文章就結束了。還有個計划,就是每周看一本書。這個一周都沒有堅持到。這里看出來我可能是一個很沒有耐心的人。雖然這些計划都沒有完成,但是我在這一年的工作中還是讓我有很多收獲的。第一,收獲了一群逗比的同事,第二,從頭到尾參與一個公司的項目開發,並且我在里面充當主力開發,這讓自己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成長。第三,也多少看了點書。
15年我什么計划都沒有,就是按時上下班,熟悉了工作的環境,這一年在技術上明顯變成熟了,寫程序考慮的更多些了。在這段時間里,我關注點開始分散了,不光只在技術了。我喜歡上了瀏覽新聞,這可能由於在社會中關注面變光了,我也訂閱了很多公眾號,每天早晨我至少要看半個小時的手機,各種新聞,訂閱號內容等。看的書籍明顯比14年的多,但是比較雜亂,什么書都看,技術,經濟學,歷史,心理學等書籍。
2016年我的打算,又來列計划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機會。
第一:品書
書真的好東西,她是我們和作者心靈交流的橋梁,但是這個橋梁只是個單行道,我們從書中能讀到作者的思想,作者卻不了解我們的。從今年開始,我不在只是讀書,而是去品書。我要將我的思想加入到書本上,然后在這里展現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從讀書變為品書。
第二:寫東西
隨便寫寫,我在2015年12月07日,開始了我的新的寫作生涯,這次對我來說也是個新的挑戰,之前的都放棄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這兩年過的快,我還沒有准備好,已經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