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Stream復用,mark和reset


markSupported

InputStream是否支持mark,默認不支持。

public boolean markSupported() {  
   return false;  
}  

InputStream默認是不支持mark的,子類需要支持mark必須重寫這三個方法。

在此輸入流中標記當前的位置。對 reset 方法的后續調用會在最后標記的位置重新定位此流,以便后續讀取重新讀取相同的字節。

readlimit 參數告知此輸入流在標記位置失效之前允許讀取許多字節。

mark

mark接口。該接口在InputStream中默認實現不做任何事情。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ark(int readlimit) {}

reset

reset接口。該接口在InputStream中實現,調用就會拋異常。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eset() throws IOException {  
   throw new IOException("mark/reset not supported");  
}  

將此流重新定位到對此輸入流最后調用 mark 方法時的位置。

reset 的常規協定是:

如果方法 markSupported 返回 true,則:如果創建流以來未調用方法 mark,或最后調用 mark 以來從該流讀取的字節數大於最后調用 mark 時的參數,則可能拋出 IOException。如果未拋出這樣的 IOException,則將該流重新設置為這種狀態:最近調用 mark 以來(或如果未調用 mark,則從文件開始以來)讀取的所有字節將重新提供給 read 方法的后續調用方,后接可能是調用 reset 時的下一輸入數據的所有字節。

如果方法 markSupported 返回 false,則:對 reset 的調用可能拋出 IOException。如果未拋出IOException,則將該流重新設置為一種固定狀態,該狀態取決於輸入流的特定類型和其創建方式的固定狀態。提供給 read 方法的后續調用方的字節取決於特定類型的輸入流。

簡而言之就是:*調用mark方法會記下當前調用mark方法的時刻,InputStream被讀到的位置。

調用reset方法就會回到該位置。*

Code

String content = "yydcdut!";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content.getBytes());  

// 判斷該輸入流是否支持mark操作  
if (!inputStream.markSupported()) {  
    System.out.println("mark/reset not supported!");  
}  
int ch;    
boolean marked = false;    
while ((ch = inputStream.read()) != -1) {  

    //讀取一個字符輸出一個字符    
    System.out.print((char)ch);    
    //讀到 'c'的時候標記一下  
     if (((char)ch == 'c')& !marked) {    
        inputStream.mark(content.length());  //先不要理會mark的參數  
         marked = true;    
     }    

     //讀到'!'的時候重新回到標記位置開始讀  
      if ((char)ch == '!' && marked) {    
          inputStream.reset();    
          marked = false;  
      }    
}  
//程序最終輸出:yydcdut!dut!  

我們知道InputStream是不支持mark的。要想支持mark子類必須重寫這三個方法,我想說的是不同的實現子類,mark的參數readlimit作用不盡相同。 常用的FileInputStream不支持mark。

  • 對於BufferedInputStream,readlimit表示:InputStream調用mark方法的時刻起,在讀取readlimit個字節之前,標記的該位置是有效的。如果讀取的字節數大於readlimit,可能標記的位置會失效。

    在BufferedInputStream的read方法源碼中有這么一段:

} else if (buffer.length >= marklimit) {  
     markpos = -1;   /* buffer got too big, invalidate mark */  
     pos = 0;        /* drop buffer contents */  
     } else {    

為什么是可能會失效呢?

因為BufferedInputStream讀取不是一個字節一個字節讀取的,是一個字節數組一個字節數組讀取的。

例如,readlimit=35,第一次比較的時候buffer.length=0(沒開始讀)<readlimit.

然后buffer數組一次讀取48個字節。這時的read方法只會簡單的挨個返回buffer數組中的字節,不會做這次比較。直到讀到buffer數組最后一個字節(第48個)后,才重新再次比較。這時如果我們讀到buffer中第47個字節就reset。mark仍然是有效的。雖然47>35。

  • 對於InputStream的另外一個實現類:ByteArrayInputStream,我們發現readlimit參數根本就沒有用,調用mark方法的時候寫多少都無所謂。
public void mark(int readAheadLimit) {  
   mark = pos;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eset() {  
   pos = mark;  
}  

因為對於ByteArrayInputStream來說,都是通過字節數組創建的,內部本身就保存了整個字節數組,mark只是標記一下數組下標位置,根本不用擔心mark會創建太大的buffer字節數組緩存。

  • 其他的InputStream子類沒有去總結。原理都是一樣的。

所以由於mark和reset方法配合可以記錄並回到我們標記的流的位置重新讀流,很大一部分就可以解決我們的某些重復讀的需要。

這種方式的優點很明顯:不用緩存整個InputStream數據。對於ByteArrayInputStream甚至沒有任何的內存開銷。

當然這種方式也有缺點:就是需要通過干擾InputStream的讀取細節,也相對比較復雜。

我是天王蓋地虎的分割線

參考:http://zhangbo-peipei-163-com.iteye.com/blog/2022460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