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教學方法---做教練與做中學


優秀的教學方法---做教練與做中學

做教練(Being a Coach)

理論來自鄒欣老師《現代軟件工程講義》的「課程概述」,課程配套圖書《構建之法(電子版)》中也有相關論述。


要體會教練技術,你可以先看看這部展示教練技術的電影《卡特教練》(去這看)。電影里卡特教練除了球技,還教會了球員怎么做人,讓他們遠離毒品和暴力。看了之后可以深刻體會「教練」如何影響學員的思維,促進學員成為深度學習者。

我認為老師做教練,結合MOOC、翻轉課堂,可以從「填鴨式」上課中解放從來。老師可以從花大量時間備課、知識點重復講解中解放出來,把時間花在了解學生、指導學生、檢查學習狀況、答疑上,從而體現“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從而做到循序漸進,從而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生而言,通過做中學來建構自己的知識。

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有「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概念,最早可能是知道了Pragmatic的Dave Thomas提出的CodeKata(代碼套路)

套路(Kata)指針對某一種特定技術或技能進行重復性的練習,從而將其熟練掌握。這個概念借鑒於武術,指的是可以獨自或多人共同練習的一系列動作、招式。

體育運動的初學者練習時候都需要重復動作,比如「學習打乒乓球時」要練習揮拍,揮拍成千上萬遍之后動作就會定型,也就是教練常說的「肌肉有了記憶能力」,以后實戰中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來。

CodeKata(代碼套路)可以說程序員的基本功。

韋鈺老師的 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 理念, 強調的是兒童和少年時期的學習, 但這種方法對於任何年齡的人都適用。

鄒欣老師《現代軟件工程講義》中「的習而學的軟件工程教育」說:

我認為給學生具體的, 能實踐的, 能馬上看到因果關系的教材和練習, 是激發學生興趣, 好奇心, 求知欲的好方法。 我就是這樣學習編程和軟件開發的。 所以我對「習而學」的方法很有好感。軟件工程有理論的部分, 有工程的部分; 有藝術的部分,有手藝的部分; 在同學們達到理論/藝術的階段之前, 大量的練習是必須的。

應用心得

我現在上課的主要方法就是做教練。每門課程我都有明確的教學進程,對教材做了詳細指導,在學生自學期間進行答疑,開課期間問題不超過24小時會被回答。

我有一些在學習,工作,健身中的實踐:

這里面有幾個要點:

  • 學習是要思考的,僅僅實踐是不夠的:

    • 不光會動手,還要理解背后的原理
    • 不光會用工具,還要理解支撐的理論
  • 技能是分層次的:

    • 一項技能的掌握程度分為:新手/高級初學者/合格者/精通/專家
    • 對技能要有個期許,不能有了高級初學者的水平就滿足了,要有當專家的夢想
  • 實踐要具備一定的量才能引起質變:

    • 學乒乓球,沒有10萬次的練習掌握不了一個動作
    • 學好編程?沒有10000行代碼的訓練量是不夠的
  • 技能的提升要「刻意訓練」

    • 低水平重復是不行的,訓練時間再長都沒用
    • 要擺脫「舒適區」,進入「學習區」學習
    • 要循序漸進,不能進入「恐慌區」
  • 學習提升要有反饋

    • 當老師最好的方法是做教練
    • 調過程序的都知道,如果知道哪錯了,改起來是很容易的,定位錯誤在很難,這就是老師(教練)的價值

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從老師角度講就是「項目驅動教學法」。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迭代中提升。

他山之玉

相關課程

1.《Java程序設計》(本科生)

2.《信息安全系統設計基礎》(本科生)

3.《Linux及安全》(本科生)

4.《網絡攻防實踐》(研究生)

5.《移動平台應用開發實踐》(研究生)

6.《Linux內核原理與分析》(研究生)

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平台

  • 實驗樓:優秀的虛擬實驗室,Linux下學習編程的好去處

  • i春秋:信息安全體驗實驗平台(有免費、有收費,有學習視頻...)

  • 白帽學院:在線課程,挑戰賽,免費

  • 網絡安全實驗室:網絡信息安全攻防學習平台(有免費、有收費,有學習,有測試...)

  • 實驗吧:免費信息安全實驗平台(有測試,進階題目,相對簡單)

其他應用實例

參考資料


歡迎關注“rocedu”微信公眾號(手機上長按二維碼)

做中教,做中學,實踐中共同進步!

rocedu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