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雲服務二三事


公司系統需要同時面向國內和國外客戶。選擇雲服務時候希望能兼顧大陸和國外的訪問速度。比較了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最后決定使用香港的雲服務器。

測試期間大陸到香港 ,ping值都是50ms以下,網絡情況非常好。幾乎和國內雲服務器的訪問速度差不多。很多需要擴展海外市場的創業公司,也都選擇在香港部署。國內的幾個大雲服務提供商(阿里雲,ucloud,青雲,騰訊),香港都提供雲服務器。 從戰略上,香港都作為,國內雲服務提供商進軍國際市場的,第一站。畢竟大家都是中國公司。

 

第一次在香港使用雲服務器,自己踩過很多很多坑。總結一下希望最后人有用。

系統大概20幾個主機的規模,配置4核+16G內存。青雲,阿里雲,Ucloud三家服務器都使用了一些。應該是在香港自建機房的成本比較高,這三家都是租用了機房。

 

青雲 -> PCCW Global 電訊盈科

阿里 ->   名氣通

Ucloud ->   NTT

 

ucloud的客戶主要是游戲公司。

 

1.穩定性:

ucloud:

ucloud 出故障頻率非常高,大概5,6月期間,幾乎一兩周要斷網半個小時。原因也是各種各樣,回國帶寬滿了,機房被DDOS,還是物理機掛了。 你不是雲服務器,掛了物理機,應該可以自動切換啊

青雲:

青雲9月才開始用個,遇到問題到不是很多,印象中,就網絡中斷過十多分鍾。

阿里雲:

阿里雲停機12個小時。這個事情但是鬧得比較大。就不具體說了。后來香港阿里雲就停售了,到現在還是限制銷售。

阿里雲雲盾事件。 這件事比較奇葩。那天早上10點左右,我在配置一台新購買的深圳阿里雲服務器。發現python無法安裝,而且我運行什么命令,后面就not found。 官方解釋是雲盾升級了,誤刪。

 

國內雲服務都是在一個機房,共用一套電源和網絡,沒有硬件上隔離。出問題就全掛。 AWS做的比較好。一個機房划分為多個有可用區,可用性就提高了很多。最近阿里雲宣布開發金融雲,其實就是機房添加了可用區。 阿里真會宣傳。。。。

2. 無法使用虛擬IP 

KeepAlive+虛擬IP是很常用的HA架構方式。測試時候才發現,雲服務器都是不能直接使用虛擬IP。 變通的方式是使用監控腳本調用雲服務接口切換IP,這個停機時間會有點長。

 

3.無法使用多播

雲服務器網絡都有點限制,無法直接使用多播。只能通過虛擬網絡接口或者VPN方式來做,比較麻煩。和上個問題有點類似。

 

4. 數據庫

一般都考慮使用雲平台的RDS, 但是有一些問題, 

1.  無法跨機房機配置數據庫主從。 

2.  阿里雲,不能通過root用戶自己創建數據庫。 如果表沒有主鍵,會自動給你一個主鍵 自動。 后面遷移,自己創建主鍵時候,遇到這個坑。

由於上面兩個原因,就選擇自己安裝數據庫。

 

5. 網絡鏈接情況

3月初系統上線后,上海電信客戶一直反映,訪問香港ulcoud系統速度非常慢。延遲都有200ms,而又會掉包。 奇怪從其它城市 ,成都,深圳到香港網絡都很好啊。而上海聯通客戶沒有問題。分析了很久找不出原因。只有在深圳做個代理。 代理后訪問速度是60ms (上海到深圳40 ms+深圳到香港20ms)。暫時解決這個問題。直到9月份我了解到,原來上海電信搞了個出國精品網。。。。 我心中一萬匹CN馬跑過。 

 

 

 

給三家排個順序:

 

1. 性能

 這個沒測試過。感覺應該差不多。

2. 穩定性,可用

青雲>阿里雲>ucloud

3. 網絡

青雲>阿里雲>ucloud

4. 價格

阿里雲>青雲>ucloud

5. 服務

都還行。 

 

這個三家雲服務都有一些問題, 主要原因可能是是都是租用機房導致的。  

以上吐槽系統希望對想在購買香港雲服務朋友有點幫助。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