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軟件的二三事


 

第一部分:結緣計算機

 

與其說我選擇了軟件工程,不如說軟件工程選擇了我。雖然與它的相遇是出於意料之外的,但在這里學習了一年多后,我覺得這個專業有比簡單地當一位老師更吸引人的地方,尤其是當我接觸到一些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領域,並且能夠學習到一些技能時,會很有成就感。

 

很明確的說,我的條件並不好,和那些從初中高中甚至小學就開始接觸編程的人相比,我缺乏的不僅僅是基礎知識和專業素質,更有思維領域的限制,最糟糕的是我的惰性使我怠於改變這一現狀,即使我已經意識到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了,但仍然無法從這個泥潭中爬出來。軟工是我喜歡的領域,卻並不是我擅長的領域。甚至我對這個專業說不上熱愛,只能說是感興趣,而且還總是沒什么動力去學習。

 

第二部分:在計算機系里學習

 

我的大學生活值得吐槽的就兩點:起不來床和靜不下心。

賴床尤其嚴重的要數大一上學期,剛到大學,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毫無壓力的“考后修整”,心情不免有些散漫,更不要說我給自己大一定下的目標就是“愉快地玩”。

每天晚上熬夜看手機,每個周末都要賴床。剛開始還能勉強和舍友一起艱難地起床,后來就放棄了。很多時候我醒來一看時間9、10點,宿舍就我一個人,然后就坐在床上發會兒呆,點個外賣,洗漱,吃飯,等在圖書館學習了一上午的舍友們回寢。

后來下學期好了許多,總算是能和大家一起起了,有時甚至還能混在早起的一波里起床,呼吸一下早晨清涼的空氣(而不是中午的陽光)。

而學習上,就是靜不下心。總是很浮躁,不知道做什么。沒有目標,像個聞到食物味道的蒼蠅似的,心煩意亂的結果一般就是看手機、玩電腦,一天天地混過去。

 

我理想的大學生活應該是寓教於樂、注重實踐的課堂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但是在學習方面,課程上的稀里糊塗,未來規划也不甚明確;社團活動也不能算是精彩。除此之外,我還總想着能有更多的機會到學校外面去看看,比如上次去東北軟工長春分公司的參觀,就給我一種不一樣的感受。我希望能夠去相關的企業看看,他們需要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做些什么,以及我們能夠為我們的未來確立一個怎么確實的目標並在青春最好的這幾年為之努力。

 

我認為中國的大學不能做到國外的大學那樣,提供一個寬松且幾近完全自由的環境。

首先,從歷史的積淀來看,西方大學鼓勵個人主義,學生自己在合理的框架之內決定學什么怎么學,只要是符合申請條件學生能自己決定學什么專業,量身定制課程,興趣跟熱情才是最重要的出發點;而中國大學教育,大多數屬於典型的東方教育體系,鼓勵集體主義。同一專業的學生幾乎所有人都是同一步調,學相同的課程,參加同樣的考試,同一時間畢業。

其次,學費的限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國外大學的學費可能是國內大學學費的60倍,自然也能夠有更加充足的資源來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

最后,對學生來說,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按部就班地學習了12年書本上的知識后,國內的大學生可能會發現寫一篇簡單的實驗報告也很困難。

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國內也有許多大學進行了一些嘗試,但總的來說,西方大學以培養能力為主,中國大學則以傳授知識為主。

 

我的代碼量不多,大概有兩千多行。最復雜的作業是參加理想杯靜態網頁制作大賽的網頁以及參加卓音假期培訓的大作業。都給大一的我帶來了很多,無論是學習方面的進步,還是精神方面的鼓勵。

 

第三部分:未來規划

 

如果在本專業就業,我想從事產品經理一類的工作,副業想進行插畫設計;或者選擇成為一名教師。目前我希望自己先學好本專業的相關課程,然后着手准備教師資格證的考試。

 

部分:我的問題

 

大學生上課為什么一定要認真聽講?[1]這篇博客給我很大的觸動,因為我在文中所描述的這些人里找到了自己的身影,那個總嫌老師講課太水,由此心安理得地玩手機、上課思想拋錨的自己。這篇文章說的真的很好,完完全全就是在說我現在的一種狀態。我是很想改變的,但是我也很苦惱,因為對我個人而言,連續地全神貫注於一堂課一個小時是可以做到的,但當超過一小時,我的身體和精神就會不自覺地離開課堂,即使有意提醒自己要繼續聽課也很難保持之前的那種良好狀態。所以我也想問問老師:有什么建議來解決這種課上到一半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問題嗎?或者什么樣的自我調節能夠讓我上課時一直保持積極的狀態呢?

[1] http://www.scalerstalk.com/816-attention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