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心理學】為什么我總是難以拒絕別人?


為什么我總是難以拒絕別人?

~不想得罪任何人的心理~

 

    “晚上有個約會,本想下班后就去赴約,但上司給我指派了一項新工作,讓我加班完成。本來這個工作讓別人做也可以,但我就是沒有辦法拒絕。不僅僅是工作,有時對於朋友的請求,我也難以說出拒絕的話。甚至對上門訂報紙的業務員,我也不會拒絕,結果訂了一堆自己不會看的報紙。我該怎么辦呢?”

    有過類似苦惱的朋友應該不在少數,那么,為什么他們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呢?

    對各種各樣的請求都難以拒絕的人,一般都非常重視人際關系,會擔心自己的人際關系出現問題。不僅如此,他們還非常害怕別人討厭自己,也不希望被別人看成是冷漠的人。所以,對於別人的請求,他們都會答應。一旦這種感情在頭腦中形成固定“回路”,當事人就對任何人的請求都不會拒絕,也不敢拒絕。

    舉例來說,在職場中,如果上司討厭我們的話,就會影響我們在公司中的發展前途。所以,我們都會擔心自己與上司之間的關系出問題,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對於推銷報紙的業務員,因為不想讓他討厭自己,我們就難以拒絕他的請求,那就不太正常了。這只能說明我們不想得罪別人的心理有點兒過度強烈了。

    具有這種傾向的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心理狀態的話,很可能會受到較大的損失。推銷假冒、偽劣商品的那些人,就很了解人們不容易拒絕別人的心理,他們會利用這種心理害人上當。

    比如,上門推銷的人經常會說:“您不買也沒關系,先聽我介紹一下。”如果您答應這個請求,他們接下來就會巧舌如簧地引誘您購買。這種推銷方法叫作“Foot in the door”,也叫“登門檻請求法”或“階段性請求法”。不善於拒絕別人請求的人,很容易被這種推銷方法攻破心理防線。

 

“Foot in the door”技巧

所謂“Foot in the door”技巧,即首先提出一個簡單的請求,一般人都會接受,然后再逐步提出更難的請求,也叫作“階段性請求法”。如果連很小的請求都拒絕的話,會被別人認為“很小氣”,所以一般人都不會拒絕這樣的請求。推銷員非常了解人的這種心理,因此也經常利用這種心理推銷商品。

 

不善於拒絕的人

~通過有條件地接受,來獲得平衡~

    每當別人對自己提出請求時都難以拒絕的人,一般都非常注重人際關系,害怕與人發生糾紛,擔心人際關系出現裂痕。其中也有一些人性格過於溫和,總是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最后為了照顧別人、滿足別人的願望,而做出犧牲,壓抑了自己的想法。

在如今的社會中,只考慮自己的自私自利的人越來越多,所以能夠尊重別人的主張,真的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可貴品質。不過,總是自我犧牲,總是無法拒絕別人,就有問題了。

有些深諳談判之術的人,更是會利用一些心理效應讓對方難以拒絕自己。比如,先提出一些簡單的要求,等對方答應之后再逐漸提高請求的難度,這叫作“Foot in the door技巧”(登門檻請求法)。還有一種“Door in the face技巧”(留面子技巧),即先提出一個難度非常高的請求,故意讓對方拒絕,接下來再提出自己真正想提出的請求。對於一般人來說,拒絕了別人的請求之后,會產生一種負罪感,所以對於對方接下來提出的難度相對較低的請求,一般不會拒絕。

當談判高手對我們使用這些心理技巧時,我們該怎么辦呢?本來就不善於拒絕別人,這樣一來就根本沒有還手之力了。別擔心,接下來,我教您一招“有條件地接受”,來對付他們。

比如,臨近下班時,上司給了我們一項新任務,說:“請草擬一個下月計划表。”您可以這樣回答:“如果可以在明天中午前提交,我一定會做好的。”在答應上司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這樣來回答,既表現出了接受對方請求的姿態,也不用自我犧牲太多,算是一種折中的做法。因為首先表現出了一種“我願意接受”的態度,而不是以一句“我不做”直接拒絕對方,讓對方下不來台,所以不用擔心人際關系會出什么問題。而且,這種回答方式既尊重對方,又不用壓抑自己。當我們熟練地掌握這種方法之后,還能逐漸地表達出自己的主張。

 

有條件接受法

有些時候,對於上司或朋友提出的要求,我們不好斷然拒絕。這個時候,我們首先要表現出一種願意接受的態度,然后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條件。這種巧妙的接受方法,不會讓人際關系出現問題。而且,通過對條件的控制,既可以表現出較強的接受態度,也可以表現出較強的拒絕傾向。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